部分感冒药的原罪
【2014年03月下半月刊 总第171期】【作者:周玉涛】【阅读量:53478】【大 中 小】【打印】
“是药三分毒”,这是几乎人人都懂的常识,但在用药实践中,尤其是自我药疗过程中,人们却往往置之不理:一方面对药物自身的不良反应不以为意,另一方面因不合理用药而加大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比之下,感冒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必备成员,最易在不经意间引发对身体的损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宗罪:肝肾损伤中国药店:www.ydzz.com
西药类感冒药基本都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等,这些成分能够发挥退热、止痛的作用,却易引起胃肠不适及肝肾损害。近两年陆续出现的感冒药“下架”风波(如尼美舒利事件)也多缘于此。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例,在正常剂量下,肝脏内的解毒物质谷胱甘肽可以有效化解其代谢产物的危害,但过量使用(一则个别不法生产商为追求疗效而擅自增加成分含量,二则服用者自行加大服用剂量,三则不同商品名产品同服造成重复用药)则急剧加重肝脏的负担,易导致肝脏损伤。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宗罪:神经损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感冒药大都为复方制剂,其中多含有诸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成分,可以有效缓解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但部分抗组胺药还具有较强的神经抑制作用,会产生镇静效果,容易产生困倦、嗜睡。从事操作类职业的人群(如司机、高空作业者、机械操作者等)应避免在日间服用此类产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之相对应的,部分产品则含有神经兴奋类成分。如咖啡因,研究数据表明,其可以使减轻头痛的功效提高40%,但因个体差异,部分服用者会出现过度兴奋以及心悸症状,故患有睡眠障碍等相关疾患的人群不宜服用。此外,具有神经兴奋作用的成分还包括麻黄碱、伪麻黄碱等。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宗罪:血压升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感冒常见的伴随症状为鼻塞及因此引起的呼吸障碍,为改善这一症状,常见的西药感冒药中多加入血管收缩类成分,如已被禁用的苯丙醇胺(PPA)、麻黄碱以及现在常用的伪麻黄碱等。这些成分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肿胀,进而使呼吸恢复通畅。但这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收缩血管的作用,不只作用于“目标”血管,对本身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有很大的威胁,同时患有心绞痛、动脉硬化以及甲亢等疾病的人群也应慎用此类产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总之,常见感冒药与大多数药物一样,对人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基础症状的同时易引发或加重其他疾病、症状,建设患者在使用感冒药时严格遵从医嘱或仔细阅读说明书,以保证服用的药品剂量在正常剂量范围内,减轻不良反应的危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同时,感冒作为自限性疾病(即可以自愈),应酌情减少或避免用药,尤其婴幼儿罹患感冒时更应采取保守疗法,因该类人群特殊的生理特点,故受不良反应的危害更甚,重者可引发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