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质量一致评价的联动效应
【2013年01月上半月刊 总第142期】【作者:周玉涛】【阅读量:95876】【大 中 小】【打印】
通过质量杠杆的调节,国内仿制药市场的整体格局必将呈现明显的变化,甚或引发整个产业链的重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作为开局,以《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挂网征求意见作为收官,2012年的政策发布轨迹清晰体现出国家对于提升医药行业集中度的迫切性,也令业内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可及性有了更多的期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纵观各项政策,无不表现出一条鲜明的主线,即以质量杠杆作为改变/优化医药行业既有格局的重要工具;作为种种宏观政策的延伸与细化,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的意义更在于此。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仿制药质量评价缺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征求意见稿将仿制药定义为“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从我国医药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药品均处于广义的“仿制药”范畴。根据征求意见稿数据,“目前我国拥有化学药品0.7万种,批准文号12.1万,绝大多数为仿制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行业专家对我国仿制药市场的评价却是“相比欧美国家落后40年,相比日本落后30年,相比印度落后10年”。同其他制造工业一样,仿制药行业同样被深深烙上了“中国制造”的历史印记。中国药店:www.ydzz.com
落后的主语无疑就是质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造成质量差距的原因并非隐晦,一方面被业内称为“手性差异”,即在处方、成分等外在指标相同的情况下,设计流程、制备工艺等内在因素足以令临床效果产生迥异的区别;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片面强调仿制药标准性研究,而忽视了对比性研究。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2007年)之前,我国对仿制药的定义为“已有国家标准药品”——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只要仿制药品达到预设的“国家标准”就可获得上市资质,但对比发达国家的相关要求,彼时的“国家标准”显然是不足以充分保障质量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如果将质量进一步细分,则包含安全性与有效性两项指标。在“反应停”事件后,各国对药品安全都极度重视,我国亦如是,故在安全性方面并不存在较大的差距。简言之,在生产主体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合格的药品”与“安全的药品”是等价的;但在有效性方面,由于缺少可操作的对比性研究细则,令客观存在的疗效差异缺失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是,合格与否成为评价药品的唯一官方凭证,而消费者在选择仿制药品时则只能无奈地依据生产主体的品牌形象来进行模糊的判定。与此相呼应,对合格药品的解释也就多出了“安全、疗效欠佳”与“安全、无效”两个条目。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回归“仿制”本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征求意见稿于日前正式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正式起步,也预示着我国仿制药市场将逐渐回归正常轨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仿产品”是目前国内仿制药市场的真实写照,上市的药品大都只能达到外在质量(即有效成分)一致性;而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要求则是内在质量的一致性,这就要求生产主体更加关注“仿制备(工艺)”。从纵向来看,这其实是对应产品质量的大幅度跨越。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来看几组案例:其一,某缓解胃痛药物,原研产品可以在数分钟内起效,而仿制药品则需要较长时间,这就取决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或崩解速率;其二,青霉素,同一患者面对同一企业生产的不同批次的产品时过敏反应会有所不同,研究表明青霉素致敏的根源在于瓶塞溶解产生的杂质;其三,某用于解热镇痛的泡腾片,与原研产品相比,仿制药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溶液较为浑浊以及存在较强的胃肠刺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制备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最终疗效的关键。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定位于“仿制备”,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关联了生产主体的技术能力,这也将成为其发挥优胜劣汰作用的根本。加之同步施行的新版GMP、新版国家药典,从整体效果来看,无疑将推动我国仿制药市场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划,2013~2015年将完成基本药物目录中固体口服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任务;2015~2020年将开展注射剂及其他剂型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如果规划得以按部就班实现,那么国内仿制药市场将能快速拉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药店:www.ydzz.com
策动供应链变革中国药店:www.ydzz.com
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仿制药的质量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通过质量杠杆的调节,国内仿制药市场的整体格局必将呈现明显的变化,甚或引发整个产业链的重塑。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划,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将采取“先试点、后推开,逐渐推进”的节奏,首批选择“基本药物目录中用药人群广、市场销量大、生产企业多并且有明确原研企业的品种”先行先试。这些品种正是国内多数仿制药生产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品种,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蕴含的技术要求,将使得部分不具备技术攻关能力、以及存在不规范生产行为的生产企业逐渐被剔除,有利于整体市场的净化,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生产企业也将在此次洗牌中获得快速发展的机遇,市场格局将进一步清晰,与“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大幅提高集中度的主旋律形成一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行业人士戏称,如果评价工作完成之后,至少有40%的生产企业倒闭,就算是真正有效的评价。由是,也进一步反映出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对于相对落后的仿制药市场的影响之深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供应链上游的变化势必引发下游的变革。零售企业先后经历了“平价时代”与“高毛时代”,随着生产企业的大量退市,可供选择的品种也将大幅萎缩,支撑这两种模式存在的市场基础会逐渐消失,这无疑将促进零售企业进行经营模式的重新选择与构建,或许这也将成为零售药店真正实现从价格本位向质量本位、服务本位转变,回归零售本质的契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在药品零售行业呈燎原之势的“向品牌药回归”运动,也许正是顺应这场变革的前奏。当然,“品牌药”也仅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以乐观的态度预期,如果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任务能够完全实现,被视作质量衡量指标的“品牌药”说法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细节决定效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对优化医药市场格局具有明显的正向意义,但业内人士指出,制度设计本身的效果取决于最终的执行力。就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目前尚存在一些待完善及待关注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一,对比品种的选择。目前讨论更多的是以何种方式进行质量的比照,但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借鉴。相反,如何建立有效的参照系成为制度设计的核心,尤其是针对缺失明确原研厂家的品种,对比品种的选择就显得更加关键。曾经某省市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提出“同城同价”方案,最终对比价格的遴选成为饱受诟病的根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二,中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中药是相对较为特殊的一个品类,由于获得专利保护的品种较少,多数品种均缺少明确的对比品种,而且由于其中药味配伍相对复杂,如何界定为“仿制药”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三,评价主体的确立。征求意见稿明确,“药品生产企业是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主体”。此种情形类似于临床试验模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违规操作的空间,由此可能影响评价工作的公信力。如何在审评环节加强监督、是否建立第三方审评机构是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四,如何对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进行职能定位。从征求意见稿规定——“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比对研究,使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达到一致”来看,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是属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具体体现。但相对来讲,国内仿制药市场存在的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准入门槛较低,质量一致性评价能否成为准入的前置程序,目前尚未明确,或将使其真正价值大打折扣。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