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新政的隐疾
【2013年03月上半月刊 总第146期】【作者:周玉涛】【阅读量:90446】【大 中 小】【打印】
药品招标采购新政旗帜鲜明地向患者倾斜,这种价值导向的改变,无疑能最鲜活地体现出新政的进步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又是一年药品招标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今年药品招标采购政策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当属医保部门的介入——北上广三地在药品招标采购政策中均提及,令医保部门主导或是参与。政策的如是调整,响应了业内长期以来的“谁买单谁采购”的呼吁,放在中国药品招标采购政策长期存在积弊的语境之下,这明显是一种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调整同样面临着种种的挑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利益再分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部门介入药品招标采购的逻辑是,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方,医保部门代表的是广大参保人员的利益,在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的控费动力更强。在特定的前提下,这可以被视作一个真命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拟定的药品招标采购政策涉及的利益主体至少包括医院、药企(药商)、患者和医保部门,医保部门的介入,将使之前形成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简单来讲,医保部门与患者处于同一队列,而与其他主体则处于相对对立的位置。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部门与患者之间的利益共同点在于,都以“看病贵”为共同敌人,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衡量,二者所追求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预见,新政实施后一个明显的结果即药价的降低。当然,这也是新政制定的重要初衷。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药价的降低显然与医院、药企(药商)的利益产生了强烈冲突,可以想见来自二者的不满甚至阻力必定不可避免。药价的降低,是对药企(药商)利润赤裸裸的“剥削”,带有营利烙印的他们定然难以欣然接受。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在取消药品加成后,药价的高低似乎与医院之间再无明显的关联,但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却又“出其不意”地将二者捆绑在一起。从相关政策集群中,可以捕捉到的信息是,“二次议价”已经逐渐走向合法化和公开化,那么,药价的降低意味着议价空间的缩小,医院因二次议价能够获取的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利益冲突在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必然始终存在,与旧政相比,新政更大力度地保护了患者的钱包——这样的取舍之道正是其先进性的最典型的表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旧忧新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用“旧忧新患”匹配药品招标采购新政似乎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事实上,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新政的实施都带有巨大的风险性,药品招标同样如此。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政具有明显的价格化的导向,这固然可以避免以往药品招标采购中药价“不降反升”等不合理现象,但同样遗留了一定的隐患。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方面,以往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有疾在“唯低价是取”,新政的制度设计同样建立在价格主线之上,而无药物经济学意义上的改变,这是否会令痼疾加重,目前难有定论。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方面,“唯低价是取”的伴生现象,如药企(药商)的非理性投标、供货中断以及质量问题等,在缺乏根本的制度转变的情况下难以彻底灭绝。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政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避开了药品招标采购历史问题的根源,自然难解旧忧;而且,医保部门的介入还可能使药品招标采购陷入一种中国式的纠结之中。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内众多领域存在的问题都源起权责不清的“九龙治水”管理结构,医保部门介入药品招标采购后,政府主体由一进二,权利义务如何分割是横亘在制度设计之前的首要障碍,从历史经验来看,这样的制度设计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成功者寥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之前,对药品招标采购的诟病谴责可以毫无争议地丢给卫生主管部门,医保部门介入后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灭火器还是挡箭牌?这将成为新政实施效果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