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终端透视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5月 总第326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最严限售令的影响

【2012年12月上半月刊 总第141期】【阅读量:99552】【 】【打印



  从2012年8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售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尽管这一政策针对的是存在不规范或滥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但对于抗菌药物另一重要分销渠道——零售药店,其延伸性影响也在不断显现。为了切实掌握相关方面的情况,《中国药店》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药店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依旧循惯例了解各家药店抗菌药类产品的品规数量。结果显示,近87%(86.92%)的受访者认为在200种以下。其中,“100~200种”的提及率最高,达46.73%;而“100种以下”的提及率亦在四成以上,达40.19%。至于“200~300种”和“300种以上”的提及率均不高,前者刚过一成(12.62%),后者更是只有0.47%。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问及此类产品占门店总销售额的比例时,一半以上(51.40%)的受访者提到“5%~10%”,占比最高;排列次席的选项是“10%~15%”,但提及率仅有24.30%;紧随其后的为“15%~20%”,提及率更是降到了13.08%。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述两组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药品分类管理理念的洗礼,再加上限售令的不断升级,抗菌药类产品在零售药店已经成为“少数派”。尽管如此,此类产品的销售周转情况却并未急速恶化——调查显示,其门店配送频率“两周一次”的提及率最高,达63.55%,而“每月一次”的提及率也达到27.10%,二者合计已经超过九成,表明抗菌药类产品在零售药店仍是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重要品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我们问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抗菌药类产品的销售情况时,接近六成(59.35%)的受访者认为是“小幅下滑后又迅速恢复”;提及率排在次席的选项是“未受任何影响”,但占比仅有15.89%;紧随其后的则是“中药类产品上涨明显”,提及率为11.68%。(参看图表1)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抗菌药类产品的销售,一线门店又持何种态度呢?调查结果显示,“登记式销售”的提及率最高,占比达52.80%;其次则是“一直严格凭处方销售”,提及率为34.58%。二者合计占比接近九成(87.38%),表明药店在销售抗菌药类产品的过程中守法意识较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抗菌药类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处方药,在限售令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解决处方来源便成为药店销售此类产品的唯一出路。当提及相关话题时,“开设诊所”成为受访者提及率最高的方式,占比31.78%;其次则是“驻店医生”,提及率也接近三成,为29.91%;提及率位列第三的则是“顾客提供”,占比24.30%。(参看图表2)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后我们又追问了顾客对于药店要求提供处方的态度,64.02%的受访者认为顾客更倾向于“希望采取变通办法”,提及率遥遥领先;排在次席的是“主动携带并提供”,但提及率已降至不足两成,仅有19.63%;认为顾客会选择“嫌麻烦,不愿意提供”的则位列第三,提及率为11.21%;“拒绝提供,到其他企业购买”的提及率亦有5.14%,表明仍有极少数违规经营的现象存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最后我们又询问了哪些因素在消费者购买抗菌药类产品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结果显示,“医生推荐”是提及率最高的选项,占比高达35.51%,这表明获取医生处方仍是药店此类产品顺利实现销售的最佳方式。(参看图表3)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刊研究部根据《中国药店》2012年第10期“有奖问答”反馈结果分析而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