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杂志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 每期关注

中国药店(上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25年05月 总第326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中国药店(下半月刊)封面

点击查看
2015年12月 总第213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健康社区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
2013年10月 总第082期
按时间查阅:
按分类查阅:

掘金院外处方市场,网络先行

【2017年11月上半月刊 总第236期】【作者:周玉涛】【阅读量:46001】【 】【打印



  在互联网时代,事物的最大价值在于连接属性,把自身打造成可广泛连接的坐标点,才可能使自身价值最大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名顾客往往同时是多家药店的会员,这名顾客既在你的手里,又在别人手里,你留住了什么,别人又拿走了什么?并没有!企业恐惧共享数据,其实是懦弱的表现。我认为,只有拥抱其他企业,把资源共享给供应链上下游共享才可能在未来做大做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赢康投资董事长王燕雄认为,破局处方药唯一的出路就是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把工业、医院、药店、患者等主体连接起来,并把各自的存量能力和资源连通共享。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很多零售药店都试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完成处方药的布局,但结果表明缺少使商业逻辑成立的诸多要素。在互联网时代,事物的最大价值在于连接属性,把自身打造成可广泛连接的坐标点,才可能使自身价值最大化;而这样的思维同样适用于处方药领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慢病管理是与非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应医药分业的大势,各个主体以各种方式去布局处方药市场,简单列举,包括网上药店、DTP模式、网络医院、左手医右手药、药企直营患者以及药房托管等众多模式,但束于政策与市场的种种限制,始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近来,发轫于零售药店、呼应分级诊疗的慢病管理方兴未艾,那么,慢病管理是否能够成为突围处方药的有利武器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张移兵(阿康健康连锁总经理):阿康健康主要聚焦于具有高复购特征的慢病外方用药,上个月的销售数据是4000多万,这个月应该是5000多万,今年全年预计是4个亿。这个是没有水分的数据,我们不附加什么东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对于慢病管理的理解是,不一定有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和培训体系就能把它做好,因为肝病的用户和肿瘤的用求需求并不一样,应该围绕用户来做事情,用户来的时候不是来买药的,而是来买健康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给用户健康,要分别围绕肝病用户和肿瘤用户的需求去做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宋美华 (九药网创始人):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其实现在更多的是没有行业之分,很多项目细化领域都被三家公司垄断了。但我们仍在探索,九药网未来可能会定位为连接健康用户和健康产品的一家公司。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慢病,我个人认为主流的慢病人群并不在线上,而在线下。目前线上和线下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以专科要流量为切入点,然后再进行周边的服务或者销售。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的逻辑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去提升用户体验,重点维护高中层次用户去关联其他服务,比如零元购模式。零元购是一个医药消费类金融产品,用户可以投资的形式来获取高值产品,如肝病用户年消费金额大概5万,如果把消费转化为投资,就可以投资回报的形式免费取得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黄慧 (云开亚美常务副总):我们聚焦于院内处方,对应医药分业后的处方药院外市场。目前主要专注于骨科等特殊/重大疾病用药,约有3亿左右的规模。因为没有太大的市场,而且整个团队也大都具有临床背景,所以整个平台只有1000多个SKU。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更注重的是疾病领域里面的细分,去发现在临床场景下会不会有一些被消费者满足的需求或者是被医生满足的需求。我们的抉择不是患者而是医生,所以更多的精力在临床下面洞察消费人群。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燕雄 (赢康投资董事长):我不认为有几家公司能做好慢病管理,你没有这个能力,病人也能够感受得到。我觉得未来处方药生态的变化,是从激励开方医生到以激励审方医师为代表的新的团体;而从生产企业的角度看,从管代表到管病人,直达病人,是药品销售的大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们已经在部分地区尝试用医药代表去管理患者。一名持续做临床专科药两三年的医药代表,水平约相当于一名二甲医院的专科医生,若代表医生、协助医生去管理患者,可以帮助医生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患者。这个过程本身便是慢病管理的过程,而相应的订单会在医院周边药店或是附近指定药店完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结合产品的尝试很成功。其中,一名肝病的医药代表管理了3个群,每个群有100多人,他会定期向患者收集问题、以医助身份提供问题解决方案,或邀约医生定期集中解答。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发现,慢病管理应该是由医生来管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销售和购买的行为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林栋 (思瑞网络总裁):我们常说承接处方外流,为什么是承接?这是一个很被动的局面。我觉得不应该是等待的过程,而应该通过顶层设定去重新定义药店和医生/处方的关系,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互联网医院,电子处方的限制有很大可能被打破。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药店通过嫁接互联网医疗实现门诊在线化,那么本身就具备了诊疗能力,那些长期的慢病患者也会自然地选择药店。这是慢病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需要行业共同去培育患者习惯。中国药店:www.ydzz.com

  承接处方外流新解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变则通。长期徜徉在处方药的门户之外,是时候做些战略和战术上的调整,从医药电商从业者的经验当中,是否可以能够找到值得条分缕析的线索呢?中国药店:www.ydzz.com

  黄慧:医药分业这个趋势一定给我们零售药业(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带来一个巨大的金矿,而新技术一定是让我们在这一块领域挖掘到这桶金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王燕雄: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还在着急,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由不得我们不做。现在租金成本占比20%,人员成本7%-9%,如果一切都是自建的话真的做不了,社会、时间、环境不允许。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每个企业取得的一点成就、取得一点核心能力是非常艰难的,所以,企业在取得一定成就和资源之后,核心还是把存量资源发挥到极致,做新的东西没有那么容易。此外,任何人都会有困难期,我们要去赋能。如果你的资源能够赋予更多的B端,让更多的B端发挥你的价值,你就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把事情做得更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宋美华:第一,即使阿里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得到细化、数字化,也不可能把这么大的市场全部吃掉,所以我建议工业企业和零售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供求关系上,而应该有更深入的合作形式来促进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二,每个做零售的企业都要在自己企业的背景下找到专项,把特别细分的领域做到极致,这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一旦机会来了,这个模式可以放大,具备可复制的能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除了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还要打破企业对自己的“自定义”,根据经营范围推出一些创新的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张移兵:对承接处方外流这件事,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问题。第一,站在国家的角度,是希望这个产业发展的,因为有利于医保费用的降低;第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他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所需求的商品;第三,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则希望药品以最低的成本流通出去。前不久一个即将上市的药品,成本价两毛钱,市场价两块钱,就是因为流通企业要求50个点的毛利,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做法。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分享一个案例,美国有一家从未被互联网影响的企业,它有一点与用户需求完全匹配的——凡引进毛利率高于14%的商品必须经过董事会批准,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商品是通过董事会批准的。要在国家层面、工业层面、消费者层面等等各个层面实现多方共赢,不能依靠毛利率的拉升(这与各方利益需求不一致),而应当去优化总体效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林栋:多一点耐心,尽可能多地在门店中导入门诊化元素,使门店具备一定的医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育用户,使患者在需要复诊、需要长期方时,首先想到家门口的药店。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科学闭店,避免人财两空 [2025-05-08]
·学术赋能药店增长 [2025-05-08]
·破局与进化 [2025-05-08]
·沃博联:“六边形”,无国界 [2025-05-08]
·定点资格缩水,药店面临“生死局” [2025-05-08]
·摒弃短视博弈,回归商业本质 [2025-05-08]
·药店“适老化”改造:要健康也要情绪 [2025-05-08]
·“减重”正当时 [2025-05-08]
·2024医药政策风向标 [2025-04-08]
·“她经济”风口:药店掘金女性品类 [2025-04-08]
·“盘整期”的确定性 [2025-04-08]
·消费分层趋势凸显,致增长与流失双高 [2025-03-06]
·“非药”限制放开,药店的春天来了? [2025-03-06]
·“超强出清期”,药店能否成功穿越 [2025-03-06]
·2024年,33.1%的药店员工收入增长 [2025-03-06]
·“集采三进”:机会来了,还是“狼来了” [2025-03-05]
·眼科用药:市场基本盘稳定 [2025-03-05]
·多效合一,玫满为药店品类增长创价值 [2025-03-05]
·“码”上追溯:执行段的进展与挑战 [2025-03-04]
·药品“全追溯”时代,呼啸而来 [2025-02-1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