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罚单”显示,这家门店的主要违法事实有三条,分别是在生产经营的食品中添加药品、未按规定履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次行政处罚内容包含: 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895元;没收OTC(非处方药品)维生素C片44瓶;罚款101696元。此次行政处罚累计罚款金额为10.17万元,没收金额为0.603万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按要求,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罚款。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根据相关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并将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 |
该火锅店称使用维生素C片是去外地考察学习学来的食物保存法。具体做法就是用水溶解维生素C片,像柠檬汁一样喷洒在新鲜食材上,防止快速氧化。“我们用的量不大,对消费者身体不会有害。”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店家也承认自己购买的维生素C片是OTC药品,不是蓝帽子保健品。从性质上,维生素可以分成两类:医用维生素和维生素保健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用维生素作为药品,生产过程受到严格监管,必须符合“国药准字”或“卫食健字”的批准文号。医用维生素在生产、加工条件上的要求更高,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而维生素保健品本质是食品,瓶身标有“国食健字”或“小蓝帽”标识。保健品维生素更多地强调补充营养,而非治疗疾病。成分上可能会添加更多辅料和添加剂,以改善口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食品中添加药品是非法行为,罚款是依法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该火锅的案例并非孤例。2021年,杭州某网红奶茶店为提高产品"养生"概念,在饮品中添加OTC维生素B族片,被处以8万元罚款;2022年,广东某凉茶铺为增强解暑效果,违法添加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经营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案例揭示出一个令人警惕的行业现象:部分商家将药品视为"增效剂",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改变食品属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更深层的危险存在于微生物领域。2020年曝光的"益生菌酸奶"事件中,某厂商违规添加医用级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导致多名消费者出现严重腹泻。经检测,其添加的活菌浓度超出食品级标准300倍,这种以治疗用微生物制剂替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中国药店:www.ydzz.com
保健品VS药品,楚河汉界不可逾越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与保健品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终结乱象的关键,在于重建“药品归药品,食品归食品”的认知秩序。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认准身份标识:药品必带“国药准字”批号,非处方药还需带有OTC标识,保健品须有“蓝帽子”标志,二者绝不能混用; 警惕功能宣称:凡标榜“治疗”“治愈”的保健品均属违规,真正的药品说明书必含“不良反应”警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然而,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很多人对于药品和保健品之间的区别却并不明晰。不少消费者常常混淆二者概念,误把保健品当作药品来期望其治疗疾病,或者认为药品能像保健品一样随意服用。因此,正确认识及辨别药品和保健品,对人们的健康十分关键。中国药店:www.ydzz.com
购买药品和保健品时,首先应确保通过正规渠道,如医院药房或合法零售药店,以保障产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安全。对于处方药,必须遵循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也应严格按说明书指导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购买时,检查药品包装上的“国药准字”标识、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确保药品合规且未过期。有疑问时,应咨询执业药师或医生以获得专业指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品,都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因此在购买和使用时必须谨慎对待,确保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方法来维护健康。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