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留住低价药,破解“逆淘汰”困局

【2014-08-06】【作者:木须虫】【来源:湖北日报】【阅读量:65451】【 】【打印



  近年来,很多市场上常见的国产低价药逐渐没了踪影。对我国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数据显示,十年间,短缺的常用药、治疗特殊病的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就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中国药店:www.ydzz.com

  常见的基本药物经常一药难求,需求的刚性只能靠同类药品来替代。但是,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市场替代的结果,却是吃药成本大幅上升——成分都是一样的,在价格上却相差上十倍。在市场价格空间如此之大的背景下,低价药非但没有竞争优势,反而受生产成本、物流成本上升的制约,逐步失去生存空间,形成“逆淘汰”的格局。这不仅有违市场竞争规律,也损害了患者的基本权益。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药品“降价死”差不多成了定律。国家每次发布药品调价通知后,市场上能保留下来的降价药不到50%。部分药品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因为价格较低,利润低,也被药品经营企业列为“边缘药”。两年前,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唯一的生产厂家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停产,给临床医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我国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并通过政府基本药物目录列入医疗用药,通过招投标进入医疗环节,最终决定药品的市场占有比例。政府定价设计的初衷是防止药企价格垄断,防止加剧患者负担,但是定价本身既没有建立类别药品成分定价参照标准,也没有考虑到企业生产成本的动态变化,同一成分不同名称的药品的定价可以相差几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可见定价本身也有不公平。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不同价格的存在,并不能形成薄利多销的局面。在药品供需双方的选择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患者,而是医疗机构与医生。在现有医疗模式下,无论是药品招标还是医疗上的处方,低价药并不契合多方的利益诉求。并且,医疗用药的负担,实际上更多地转嫁给了医保基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此论之,在现有定价体系下,低价药不能享受到应有的市场公平,药品市场形成“逆淘汰”的困局并不偶然。解决常见药品动辄玩消失的问题,需从根本上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让医疗回归到“以技养医”的模式上来,并有序开放药品市场竞价供应,切割掉管控环节虚高的利益。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经典老药“归来难” [2014-08-28]
·只有医药分离才能保证低价药存在 [2014-08-06]
·调查称经典低价药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2014-08-05]
·低价药重返药店?上下游共谋商机 [2014-07-08]
·政府积极探索低价药政策 专家呼吁适当提价 [2014-07-02]
·常用低价药,药店里还有多少 [2014-07-02]
·低价药目录:清单管理中动态调整 [2014-05-07]
·药店廉价药难寻 药企:廉价药基本不挣钱 [2014-04-25]
·低价药为何经常玩消失 [2014-04-24]
·取消限价能否救活低价药 决定权在医生 [2014-04-23]
·低价药解限远远不够 取消以药补医是关键 [2014-04-23]
·扶持低价药需政府“有形手” [2014-04-17]
·八部委取消低价药限价 国产药品能否挑大梁 [2014-04-17]
·揭大连药房高价药秘密:求暴利不推销低价药 [2014-04-17]
·樊大彧:市场化机制能否找回低价药? [2014-04-16]
·全城“求药”时有发生 想用的药品去哪儿了 [2014-04-04]
·廉价药为何总被药店“遗忘” [2014-04-01]
·消失的廉价药 成本与价格的纠缠 [2014-03-25]
·警惕廉价药消失背后的社会成本 [2014-03-25]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