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万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望医改系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改是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连日来,药价虚高、基层医疗困顿、医患关系紧张等,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随着卫生部机构改革和一系列医改新政的出台,步入深水区的医改将何去何从?12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首届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中国药店:www.ydzz.com
1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谈药价虚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本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统购统销统一定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6日,国家发改委官员郭剑英称,压缩药价虚高空间,还要五六年。此语一出,非议顿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挤干药价里的“水分”,挤了20年,从集中采购到取消加成、禁止二次议价,政府部门可谓新招频发,但收效甚微。有媒体统计,国家发改委自1998年成立以来,出台了30多份调整药价的文件,然而百姓依然要面对高过出厂价几十上百倍的药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羊城晚报:药价虚高问题难以根治,症结在哪?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益新:药价虚高确实有,但要辩证看待。药品价格的形成,一个是出厂价,一个是中间的商业流通环节,一个是医院的使用,这几部分构成的。现在药厂的出厂价并不高,不是药价高的主因。在医院使用环节,医院并没有靠药品赚取太多利润,平均下来不到9%,也不高。所以,核心在中间流通环节。我觉得,这个地方要大做文章,才能把药价虚高的问题真正解决。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羊城晚报:有没有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益新:我们现在建立了基本药品目录(2009年开始实施),刚刚又修订了第二版目录,药品大概有500多种(原来是307种)。这500多种药,我觉得可以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由国家来统购统销、统一定价,一般由省级政府去定点生产、指定配送商。比如说青霉素,利润不高,药厂也没有生产的积极性,那么就可以招标以后指定厂家去生产。然后招标一个配送公司,配送全省的基本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厂一生产,政府一招标,就直接送到医院了。减少了中间环节,也很难搞回扣了,起码可以把基本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解决。其他的药品也应该定好合理的最高限价,减少流通环节。中国药店:www.ydzz.com
2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谈先看病后付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人人有保险,制度才能水到渠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2月18日,一则“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将全面推行”的消息,引发民众热切关注。有网友感慨:“终于到了命比钱重要的时代了”。但随即遭到卫生部否认:卫生部倡导“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从未要求“全面推行”,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推行时间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羊城晚报:你觉得“先看病后付费”是否将来医改的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益新:肯定是个大方向,是对的,应该往这方面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羊城晚报:推动这个事,有什么阻力或困难?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益新:“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需要在保险制度比较完善、保险管理比较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才能实施。首先,基本上保险要覆盖全民,每个人都有医疗保险。其次,保险的管理比较科学。现在保险分成几大块,各种各样的保险必须统一管理,然后保险接收的方式比较合理简化。在这个基础上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保险制度真正做好了,病人根本就不用跟钱打交道,到医院拿着保险卡,他的信息医院都有了,让他的保险公司来跟医院直接商谈费用就行了。这样,病人看病就像现在车辆保险一样,撞了车,驾驶员只要告诉保险公司撞车了,保险公司就会来商量损失如何分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在是汽车强制买保险,如果医疗保险也这样,就业的单位买,没工作的政府买,人人都有保险,搞“先看病后付费”就水到渠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羊城晚报:这个跟社会的征信体系也有关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益新:对,跟社会的征信体系有关,但关键还是保险制度的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价虚高核心在中间的商业流通环节
【2013-03-18】【来源:羊城晚报】【阅读量:9548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专利成本导致药价虚高 [2013-12-30] |
· | 药价乱象需“标本”兼治 [2013-09-10] |
· | 欲降药价先治“会议费腐败” [2013-08-13] |
· | 拿什么让医药分家? [2013-07-25] |
· | 降药价要扭正流通环节歪风 [2013-07-24] |
· | “腐败成本”推药价虚高 监管部门须发挥作用 [2013-07-24] |
· | 评论:药品虚高作价才是硬伤 [2013-07-23] |
· | 药价50%竟然都是“公关费” 成本仅占20% [2013-07-23] |
· | 遏制药价虚高须挤压“黑色成本” [2013-07-19] |
· | 中国的药价为什么这么高? [2013-07-19] |
· | 遏制药价虚高 须斩断灰色交易链 [2013-07-05] |
· | 民营医院售药降70% 药价虚高主在流通环节 [2013-05-21] |
· | 药价“忽冷忽热”折射医药监管乏力 [2013-04-08] |
· | 新药定价“经济论” [2013-03-18] |
· | 药企代表:降低药价关键是医药分家 [2013-03-15] |
· | 药价迷雾:有多少药品中标价高得离谱的? [2013-03-13] |
· | 改革虚高药价何以要等五六年 [2013-03-11] |
· | 发改委官员:再过五六年药价会合理 [2013-03-08] |
· | 廖新波:发改委药品指导价高得离谱 [2013-03-04]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