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本土药妆走药店渠道 不但要专注更需要深耕

【2012-11-28】【来源:21世纪药店】【阅读量:10390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本土品牌往往在药房渠道获得成功后,迅速开始在商超铺货,但“药妆”一旦进入日常渠道,则会失去本身的特性和竞争力,最终被淹没在一大批强势普通化妆品品牌中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透露,同仁堂、云南白药、马应龙、片仔癀、滇虹等近300家国内知名药企纷纷涉足“药妆”,将其作为关键业务。然而目前,薇姿、理肤泉、雅漾三大外资品牌仍占据中国“药妆”市场一半以上份额。历经十多年的市场发展,为何本土“药妆”品牌仍难长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妆洋品牌占半壁江山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2012~2016年中国药妆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1998年、2001年、2003年分别进入中国市场的薇姿、理肤泉、雅漾三大品牌,如今已占据中国药妆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的事实仍未曾改变。另有数据显示,在我国零售药店中,外资“药妆”产品销售额占总药妆销售额近九成,而前十名中有6家均为外资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2年,中国“药妆”市场销售额年增长率高达10%到20%。尤其是201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达1200亿元,其中“药妆”占了约40%,销售总额约480亿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如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的外资“药妆”品牌,早在十年前,本土企业就开始做出反应。2001年,泽平粉刺立消净及其系列产品上市不到8个月,销量成功跻身当年“中国药店药品零售百强”。但短暂地“风光”之后,泽平开始扩充渠道,迅速在药房之外,建立起商超专柜。而另一个本土品牌“可采”,当时模仿薇姿打出‘药妆’概念,同样走药房销售渠道,销售额在2002年迅速飙升到3.5亿元。然而,好景不长,这个迅速蹿红的品牌,随着其开始在商超铺货,销量每况愈下。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药妆工商合作为何败走麦城 [2013-11-13]
·药店药妆路何方? [2013-09-29]
·药店卖药妆,重铸断裂之链 [2013-09-24]
·药店“妆”意何时浓 [2013-09-24]
·药妆品牌逃离药房:渠道混乱 瓶颈难破 [2013-09-13]
·药妆供应问题或可靠OEM贴牌解决 [2012-12-26]
·产业标准缺失 本土药妆十年长不大 [2012-11-06]
·云南白药、马应龙等涉足药妆 争抢日化蛋糕 [2012-09-11]
·连锁超市药店扎堆变身“药妆”:美丽“钱”景 [2012-08-10]
·药妆遇冷,药店热情不减 [2012-04-26]
·华润万家、联华也杀入 零售业药妆“混战” [2012-02-21]
·日式药妆中国行 [2012-01-09]
·零售药店发展药妆的运营风险 [2011-10-12]
·像做药那样做药妆 [2011-07-28]
·寻找药妆根据地 [2011-06-21]
·药妆:雾里看花不妨碍殊途同归 [2011-02-23]
·企业扩张之路难行 药店化妆品市场陷"困惑期" [2011-02-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