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品牌药专利的陆续到期,国内仿制药企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不可否认,及早推出仿制品并投放市场无疑是仿制药企抢占先机的最佳选择。但与此同时,对于即将逝去的利益,品牌药企也不会坐以待毙——授权仿制药,通过一些排他性协议授权仿制药生产商,以打击“敌视性仿制药公司”的专利挑战积极性,便是应对的方式之一。然而,这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些许“危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期主持:杨阳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期嘉宾中国药店:www.ydzz.com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道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万全医药集团副总裁 宋雪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海源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袁则红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排序不分先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思想碰撞】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授权仿制,无奈之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观察家:对于品牌药厂商来说,专利到期会给其带来哪些冲击?其中,仿制药品对其冲击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黄道飞:主要受到冲击的是市场。仿制药品由于价格低,医院和患者愿意使用,医保负担也可减压,故会占领品牌厂商一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会造成价格下降,由于仿制品价格下降,迫使品牌药厂商价格相应下调。中国药店:www.ydzz.com
邱宇:对品牌药厂来说,专利到期会遇到的问题,一是市场的独占性被打破,二是高额的利润空间受到冲击。新药在研发和培育过程中费用很大,研发成本一般需要四到五个亿,仿制药的成本在一千万以内。并且,培育市场的过程中,新药在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工作上都需要投入,而仿制药却可以享用前期已有的资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观察家:授权仿制药——以预防独立的仿制药厂商对品牌药销售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是否是品牌药厂商面对专利药到期的不得已之选?中国药店:www.ydzz.com
袁则红:不完全是不得已,在我看来,这还是一种比较积极的策略,是一种联盟的形式。在品牌药、专利药即将到期的情况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找好有能力生产其仿制品的厂商并且做好谈判是必要的。规定在一定时间段内仿制药企支付其技术转让费,对于品牌药厂商来说是利益的延续。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议让仿制药的价格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上。中国药店:www.ydzz.com
黄道飞:我个人感觉,这样的做法对弥补品牌厂商损失的作用甚微,因为合作方也会提出一定的要求。另外,此举并不能阻挡第二仿第三仿等后续的仿制厂家,后续仿制药虽没有首仿药有利,但对市场仍有冲击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授权首仿药,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2-11-16】【作者:宋雪梅】【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10654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仿制药保卫战谁争先 [2014-02-25] |
· | CFDA加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原研药能否降价 [2013-07-18] |
· | 600专利药到期 药企激战5000亿仿制药市场 [2013-07-15] |
· | 仿制药质量门槛提升 低价竞争优势不再 [2012-12-31] |
· | 仿制药市场前路未明 质量决定企业生死 [2012-12-21] |
· | SFDA新规:中国7000种仿制药应该“形神具备” [2012-11-26] |
· | 仿制药背后博弈升级“第三世界药房”路在何方 [2012-09-25] |
· | 诺华再诉讼印度专利法 仿制药影响波及全球 [2012-09-17] |
· | 仿制药行业整合将成为趋势 [2012-07-30] |
· | 专利到期潮至 中国制药业不太会用专利利器 [2012-07-12] |
· | 我国生物仿制药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2012-07-06]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