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赛诺菲联手国药 进军罕见病药物研发

【2012-09-28】【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阅读量:105591】【 】【打印



  2011年以逾201亿美元收购美国健赞(Genzyme Corp)后,欧盟最大制药企业赛诺菲在9月27日正式宣布在华联手国药进军罕见病药物领域研发,而其研发基础来源正是健赞。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收购健赞后,赛诺菲新增的罕见病业务在华正需要一个从研发到物流都足够大体量的药企进行互补,此时中国本土最大药企;同时也是国企背景出身的国药的出现,使得双方合作的方向更容易“踩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次位于上海的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与国药集团研发中心职能的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下称“国药医工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进行我国首个罕见病领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联合研究。同时,公司还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启动了就“新型抗凝血剂”的合作研发项目,预计三到五年内完成。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目前已知的罕见病总数约在七千种,相比美国市场超过300种的罕见病药物,中国罕见病药物只有几十种,且还存在许多普查的空白。”赛诺菲亚太研发总裁江宁军向记者表示,“在欧美市场,罕见病药物往往都有政府政策的配套支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国药医工总院副院长易八贤指出,“未来这一领域的政策环境还有想象空间,正在积极进言。此次合作的本意就是希望能够将目前高昂的罕见病药价有所降低,未来合作研发和引进的罕见病药物均会在中国生产,研发成果暂时以面向中国本土为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赛诺菲研发体系中,几乎是以联盟合作的研发模式作为主导,目前国内的研发合作已有30多例,这在外资药企中实属少数。中国药店:www.ydzz.com

  病例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是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普遍特征,类似的创新药从早期研究到产品最终上市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资约13亿美元。而相较于欧美市场的政策保护而言,国内相关政策扶持相对滞后。“没有市场保护也直接导致了一些药企研发的积极性不高。”易八贤指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江宁军表示,未来的合作中,前期将会就中国市场的罕见病进行“普查”,并将健赞现有上市、尚未引进的罕见病药物进行遴选引进,同时也会和国药合作,就健赞业已开展的研究进行深入转化,“不是从零开始做的研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东莞国药被指垄断东莞医保药店 [2013-08-19]
·国药布局B2B谋基层 [2013-08-08]
·国药资本近亿巨资入股珍诚医药在线 [2013-07-24]
·中国医药集团成立国药集团1健康商城 [2012-12-21]
·国药大健康野心:电商与体检联动效应待考 [2012-12-20]
·赛诺菲牵手国药集团在华联合研发罕见病药物 [2012-10-09]
·国药购美罗药业医药流通资产 [2012-07-26]
·赛诺菲计划在法裁员1000-2000人 [2012-07-06]
·赛诺菲胰岛素生产线扩建工程在京投产 [2012-06-08]
·国药旗下连锁药店十二五将扩张到5000家 [2012-05-08]
·县级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容 制药巨头谋“下基层” [2012-02-27]
·赛诺菲首设基层事业部 外企下乡前景难料 [2012-02-23]
·赛诺菲设立基层医疗事业部 主导县医院市场推广 [2012-02-15]
·ST国药一周内六高管相继辞职 被指空转待重组 [2012-02-10]
·赛诺菲CEO称或进行20亿欧元规模并购 [2012-01-12]
·赛诺菲成外资在华快速扩张典型 后来者弯道超车 [2011-12-09]
·ST国药第四次借壳失败反涨停 转型路仍存生机 [2011-08-04]
·ST国药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请 上海凯迪借壳梦碎 [2011-08-03]
·国药空港瞄准高端进出口 今年营业额或达10亿 [2011-07-1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