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药饮片染色增重何以成了“潜规则”

【2012-09-10】【作者:木须虫】【来源:广州日报】【阅读量:104986】【 】【打印



  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曝光了一批通过违法给中药饮片染色来达到增重目的的生产企业。(9月9日《京华时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批药企违法给中药饮片染色增重,不具个案特性的事实似乎表明,染色增重正在成为药企谋利的“潜规则”。作为制药企业,他们当然知道用化工制剂给药材加工的危害,抛开化学品的直接毒害不谈,即便是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中药饮片是由中药材炮制而成,同样的药材炮制的方法不一样,其药性和功效会改变。因此,违法染色增重,还可能违背了药材炮制工艺的原理,让中药饮品变成不对症的“毒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企明知故犯,用丧心病狂的昧良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怎样处罚都是罪有应得。然而,倘若纠结于批评与指责,似乎于防范类似事件再发生毫无裨益。因为,染色增重跟其他商品领域的掺杂使假没有什么区别,赢利的冲动来源于“附加”的重量,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出中药饮片市场的乱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中药饮片加工,只不过是中药材加工的第一个环节,通过炮制改变中药原材的性状,为中药制剂企业提供原料,或者为临床医诊提供单方,初加工的特性决定了行业两头受制的局面,即受制于原料来源与下一环节的市场需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过多的企业主体,缺少了规则的支撑,注定会制造出恶性竞争的局面,一方面会让药材原料采购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又使饮品价格长期走低,挤压掉本就不多的利润空间,迫使企业从非法的途径释放牟利的冲动。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饮片染色增重,不过是中药产业粗放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一方面产业缺少有效的宏观控制,过多的资本向初加工领域集聚,催生出畸形竞争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中药产业缺少核心技术的支撑,产业链条过短,企业不能从技术转化中提升附加值,利益蛋糕做不大,无法平抑分配环节的利润冲动。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饮片非法染色增重,是经济领域“得病”,食药领域“吃药”的又一标本。由此可见,做“良心药”也好,生产“放心食品”也罢,都是道德与良知之外,经济调控与监督管理的双重命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李振江:应制定中药配方颗粒国标 [2014-03-11]
·姚志彬:进一步规范中药命名 [2014-03-11]
·深入研究再评价 客观打量“含毒性”中药 [2013-12-04]
·别给中药贴有毒标签 [2013-12-02]
·我国中药资源不乐观 企业热衷自产自销 [2013-10-22]
·“洋中药”逆袭应引起警惕 [2013-08-02]
·中国中药面临种质资源危机 [2013-07-16]
·洋中药占国内1/3市场 加剧中药种质资源危机 [2013-07-12]
·斩断中药黑色链 百姓吃上放心药 [2013-06-17]
·中药热衷申报保密品种 增加安全性担忧? [2013-05-07]
·含马兜铃酸中药被指伤肾 专家称可以安全食用 [2013-04-18]
·税收担纲或解中药资源之困 [2013-04-09]
·网店卖中药现象透视 [2013-03-19]
·肖伟:要让国外知道中药是药 [2013-03-14]
·新药审批或遵循中药特点 [2013-03-13]
·政协委员希望中医药管理局实现统一管理 [2013-03-11]
·王国强:中医药法草案列入人大立法第一档 [2013-03-11]
·肖伟:建议征收“中药资源税” [2013-03-07]
·药监局回应饮片染色:今后将严把中药质量关 [2012-09-12]
·安徽药监局对8家中药饮片企业给予停产整顿 [2012-09-1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