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药品超适应症销售的监管
【2012-07-30】【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105853】【大 中 小】【打印】
罗氏一事,中国社会紧张什么呢?一方面, 药品领域的任何死亡与不良反应报告,无论是来自什么项目以及何时发生,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触目惊心的。另一方面,近年来很多大型跨国制药公司超适应症销售令人恐慌。对于“超适应症”销售和用药的监管,迫切地需要提到前台。中国药店:www.ydzz.com
“超适应症”是指:制药公司出于商业目的有意诱导超出药物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的用药行为。据业内知情者透露,药厂为药品做超适应症推广,在业内基本属于众人皆知的潜规则。“超适应症用药”,是指医生用药超出了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范围。国内还曾有过对医生超适应症用药问题的争论,讨论它是否对患者造成了侵权。如果完全按照说明书开药,医生似乎成了机器人;但如果医生出于药厂的利益引诱超适应症用药,那么对患者可能造成伤害。这明显需要一个仲裁与监督部门来监督医生的一些超适应症用药是否完全是出于患者利益来考虑的,并且这方面还需要一个针对患者的赔偿机制,保证医生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这么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坦白说,中国人之所以异常地紧张,也是因为中国市场常被一些跨国企业以不同的标准对待。而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国内医疗体制现状、监管的缺失以及缺乏针对患者的赔偿保护机制,令跨国企业无法做到内外兼修,它们普遍有着商业贿赂冲动以及“本土化本领”。超适应症销售在中国监管存在明显漏洞,至今未见哪家药厂和医生因此被罚。这就是监管应该亡羊补牢的地方,轻言暂无不良反应是不负责任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