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生物医药产业陷“低端漩涡”边缘

【2012-06-19】【作者:金灿】【来源:江苏经济报】【阅读量:104715】【 】【打印



  记者近日在京、沪、苏、粤等地就生物医药产业进行调研发现,近年来跨国药企加紧在我国布局,受其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多向二线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存在园区多、企业散、融资难、标准化程度低等情况,影响产业健康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跨国药企加紧布局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生物医药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医药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l0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12427亿元。“十一五”时期,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投入近200亿元,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国内基本能生产所有常用药品、疫苗和生物制剂,但在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年来,许多跨国药企开始在我国进行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曾在拜耳和惠氏两大公司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周泽奇指出,目前全球十大药企几乎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或建立研发中心,手段已从传统的处方药销售向战略性全产业链布局转变。仅在2011年,诺华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浙江天元85%的股权,辉瑞出资2.95亿美元与海正药业合资,默沙东并购了先声药业,葛兰素史克将海王英特龙变为其独资公司。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警惕陷入受国外企业打压的“低端漩涡”。国内最大生物医药门户“生物谷”总经理杨春指出,外企占领京沪等产业高地,直接抬升了人才成本,国内一些企业不得不退至天津、苏州等周边地区。而且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没前景被挤压淘汰、有前景就被收购”的局面,导致我国企业停滞在产业链低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园区企业小而散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但不少地区存在园区多企业散,风投少融资难,标准化程度低等情况,不利于产业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拥有大大小小医药企业4000多家,没有一家企业能进入世界500强。国内有20多家打着国家级旗号的生物产业园,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炬计划基地中有生物产业的达100余个,省级开发区中跟生物医药相关的预计有300多个。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宇学峰坦言,产业园遍地开花,但感觉要政策的多、做事情的少,搞科研的多、做产业的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俞德超告诉记者,生物医药领域存在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国外多以风险投资为主。回国后,企业由于不盈利,既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又不能上市,而且一种新药从研发到出售最少需要10年,国内风险投资更青睐获利快、利润更高的流通领域,这直接造成企业融资难。不少小企业为生存只瞄准门槛低、见效快的生物试剂或仪器领域,放弃新药研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外,标准化程度低使“走出去”受阻。拥有国内外多项专利的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征野说,为了维持研发,一些企业要给国外做配套,走出去锻炼产业。但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制药行业不信任,加上我国一些企业无法达到某些国家唯一承认的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例如博瑞只能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印度,多数利润由印度贴牌后赚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