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从“两会”声音看药店短板

【2012-03-20】【作者:肖志飞】【来源:21世纪药店】【阅读量:8010】【 】【打印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盛况空前,位列“民生三难(医药、教育、住房)”之一的医药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其中,有两个声音值得零售药店高度重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一: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图娅在谈到医药改革时明确表示了对零售药店服务质量的担忧。她认为“医药分开是有隐患的,容易引起用药安全问题”,其理由是医院大都是公立的、有医管局负责管理,而零售药店大部分是私营和联营;如患者在医院看病后前往医院外的药店购药,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到底应该找谁负责?她最后的建议是“医药分开后,药店也应该要有一个准入资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二: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在谈到剥离医院药房给药品连锁企业的话题时则表达了他对零售药店的不信任。他认为,即使基层医疗机构只是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诊疗,也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总的说来医疗机构更规范些”,两者的服务不具备可比性。对大医院而言,剥离药房就更不可能,大医院的药房不仅承担药品调剂职能,往往还推出独家制剂,有的还有自己的实验、检测机构,“药店根本挑不起上述药事服务的担子”。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笔者认为,虽然图代表所述理由有待商榷,但其最后的建议却毋庸置疑,而且绝对是既符合医改思路,又代表了真实民意;而对于王委员的观点,如此类比是否妥当姑且不论,但其所指出的零售药店在药事服务方面的短板也可谓一针见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方面,图代表和王委员均来自医院,他们代表医院建言献策自然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低准入门槛和日常经营中不敢恭维的药学服务水平也确实是目前零售药店存在的最大软肋。在此,借上述二位的思路,笔者也为零售药店建一言吧:医药分开大势所趋,但要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还是在专业服务水平上多加些油吧。多元化也好,促销技巧也好,与专业化比,毕竟都是“末”而非“本”,有“本”领才会有未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2014零售药店的雷区和矿区 [2014-06-12]
·北京药店拉响寒潮警报 [2014-05-27]
·株洲近千家小药店面临“生死大考” [2014-04-08]
·沈阳超三成药房可能面临淘汰 [2014-03-21]
·第三方医药电商只一家 多数药店违规配送 [2014-01-07]
·横在网民与网上药店间的五大拦路虎 [2013-09-23]
·药店遇新一轮发展瓶颈 [2013-08-27]
·两会委员建议加强零售药店专业服务 [2012-04-13]
·过期药乱丢或致环境安全问题 代表吁为回收立法 [2012-03-15]
·张红武委员:虚假医药广告害人 亟需规范整治 [2012-03-13]
·人大代表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药发展司 [2012-03-13]
·为药店处方药销售“松松绑” [2012-03-12]
·代表李振江: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 [2012-03-09]
·代表李振江:鼓励药企按所需自己生产中间产品 [2012-03-09]
·藿香正气水等包装材料存安全隐患 代表建议停用 [2012-03-09]
·委员痛斥药价虚高 吁取消以药补医后补偿须到位 [2012-03-09]
·郭广昌批药品招标唯价格论 称医改不是价格改革 [2012-03-09]
·全球最大医改欲更上层楼 基药不能靠降价推进 [2012-03-09]
·应放宽医保药店审批和销售范围限制 [2012-03-09]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