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降价药成下架药 各方说法不一

【2011-10-14】【作者:窦晋波】【来源:山西市场导报】【阅读量:12255】【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自今年3月28日起,国家发改委通知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此次降价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但是现在距离这次降价已经近7个月了,许多市民却反映说,一部分药品降价之后在市场上买不到了,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日记者对太原市的药品销售市场进行了调查走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厂:换个包装价更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在采访中,一位生产企业的知情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苦衷”。该知情人士说:“我们是一家中型的医药公司,也有独家产品,但降价毫无疑问会使我们的利益受损。”据记者了解,在降价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小型药厂,由于小厂家大多生产属于多个厂家共有的“普药”,所以影响最大。“我们也是有苦难言。”该知情人士说,现在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的现实,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上升压缩了企业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导致销量大跌。销售量下降直接引发的就是药品单位成本的上升,使其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最后退出市场也就不可避免了。“有的药本来就只有两三块钱,没什么降价空间。国家定价后,中间的"公关"费用却没有因此减少,所以,利润小的药企业就干脆不生产了,转而重点发展利润高的主打产品。”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中成药已经下架,被经销商和生产企业收回。这直接导致了很多降价药“难觅踪影”,有的企业干脆给药换个“马甲”。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店:下架缘于亏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部分降价药进货价高于“限价”,记者对部分药店采访时发现,由于国家规定的降价幅度较大,一些平价的大型连锁药店出现了部分调价药品进货价高于“限价”的尴尬。“进价都4.3元,可发改委限价是3.9元,赔本的买卖怎么做?”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平价连锁药店副总经理说的是其中的某一种药。据这位经理称,该药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平时药店的售价为5.1元,销售量还是可以的。可如果按照规定的最高零售价3.9元执行,药店肯定是亏本,因此这个药品已经暂时下架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所涉及的降价药品,药店里并不都有,而有些中成药的价格在调价前就已经低于现在降价后的价格,该工作人员称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竞争最有发言权,药品零售业的激烈竞争,导致药价一降再降,很多药品价格已经降到了国家最新限价之下,现在药品零售的毛利润率在10%上下,利润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