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基药招标: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

【2011-09-29】【作者:烨梓】【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222】【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国家基本药物新一轮招标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生产企业,H药企在经历了安徽基本药物的“双信封”、“量价挂钩”招标模式失败的阵痛,又经历过全国2/3以上省份的基本药物招标之后,总结出了很多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经过一次次没有硝烟的博弈,大家对药品招标的流程都有了认识,从以前单纯为招标而投标的被动模式逐渐蜕变为“主动出击、寻找有利于市场销售”的招标模式,销售业绩节节攀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价格换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近80%的销售在非盈利性医院完成,而招标是药品进入主流医院的关键一环,直接掌控关系着企业产品的市场命脉,特别是对于H药企这种以仿制处方药为主的产品体系,不中标就意味着丢失市场,损失将不可估量。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前期安徽省的基本药物招标中,由于招投标人员对国家新医改文件的研究不够深入,没能领悟到基药招标的内涵,仍然按照原来的思维方式,过于考虑价格体系的稳定,没有合理分析价格体系与市场的关系,在没有任何其他准备的情况下,产品降价幅度过小,导致所投基药全军覆没,投标价和中标价相差极大,这一结果让H药企意识到想要在基药招标中拥有更多优势,就必须改变现有模式。中国药店:www.ydzz.com

  董事长立即组织销售总监、生产总监、研发总监等相关人员彻夜开会,分析失败原因。从国家新医改到基本药物政策,从技术创新到专利申报,从如何提高技术标的优势到如何进行商务标报价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国家降低药价目的明确,药品大幅下降是必然结果,“以价格换市场”比较适合H药企以后的产业发展。此外,从商品的价值规律来看,药品价格经历近30次的降价洗牌后,必然会出现价值的回归。中国药店:www.ydzz.com

  通过对每个投标品种的结合分析和讨论,董事长最后拍案制定了公司的投标战略:“按生产成本加部分工业利润进行基本药物的招标报价,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坚决以价格换市场,由此锻炼销售团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公司制定的价格让大家感到阵阵凉意,这种绝对的低价位,如果没有自产原料以及产能等方面的支持,一般的中小药企根本无法生产。面对大家的疑虑,董事长和销售总监坚信:“安徽基本药物的招标模式,如双信封制、最低价中标、量价挂钩必将在其他省份复制,药品价格大幅度下降是必然趋势,我们只是提前把价格定在合理的价位上,顺势而为。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先机,待市场效益得到充分体现时,企业的优势已经相当明显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凭技术标入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了安徽基药招标以及后继各省基本药物招投标的经验,H药企的招投标部门召开部门会议,将安徽、山东等省的招标实施方案和招标文件拿来通读和精读,组织招投标相关人员,一起研究分析招标要点和报价规则,确定针对招标中关键的技术标资料、技术标数据、商务标数据等部分进行强化,做好相应的数据支持,以便对竞品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争取投标品种能顺利进入下一环的商务标报价。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基药招标推广如何不走样 [2013-03-05]
·招标论价思路再考量 [2012-04-27]
·基药将覆盖至县级医院 招标慎用低价药 [2012-02-22]
·基药招标陷入尴尬 警惕抗生素之困雪球越滚越大 [2012-02-01]
·非基药招标价格将面临挑战 双信封制度或更普及 [2012-01-29]
·药品利润高达6500% 河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议倒招标 [2012-01-12]
·翻版安徽模式 北京基药招标以降为主 [2012-01-12]
·未入电子监管平台药企 基药招标一票否决 [2011-12-27]
·基药招标“双信封”制或被取代 [2011-12-07]
·各地基药首轮招标完成 相关制度进入调整阶段 [2011-12-05]
·安徽基层年购药14.17亿 均价下降过半 [2011-12-05]
·药品低于成本价中标是违法 必须有惩罚手段 [2011-11-30]
·基药屡屡断供背后暴露基本药物招标制度顽疾 [2011-11-21]
·基药超低价中标纠偏 为高端药外资药放行 [2011-11-04]
·基本药物招标的外资身影:以降价换取“入场券” [2011-11-01]
·福建“两票制” 或推至全国 [2011-09-14]
·基药招标屡创新低 广东模式持续修改 [2011-09-01]
·低价招标争议:基本药物成药企“心腹之患” [2011-08-24]
·仅7省完成新一轮招标 基药制度纠结前行 [2011-08-1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