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昨日良药背上“夺命”恶名 药物警戒亟待加强

【2011-03-14】【作者:北宁】【来源:南方周末】【阅读量:14703】【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1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频频爆出有关退烧药“尼美舒利致命”的新闻。在国家药监局未做出回应之前,各地药店已经自发地将“尼美舒利”下架。随后,某国内尼美舒利生产商指出,该传闻系国外制药商为竞争退烧药市场恶意所为,并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该事件的最新进展是:在临床和学界普遍对尼美舒利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之际,2011年2月18日国家药监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药在不良反应监测时“暂未发现异常”,属国家批准的儿科用药。随后媒体又爆出,该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系“郑筱萸时代”审批的新药,我国的药品监管体系一时间成了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外制药厂商赞助学术研讨会,让人感到幕后推手,难逃恶意竞争之虞。文献记载大量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病例,与官方不良反应监控体系“查无记录”自相矛盾,也让人疑窦丛生。是利益作祟,竞争对手在“妖魔化”尼美舒利,还是“监管不力”,职能部门刻意掩盖不良反应数据?“尼美舒利风波”在百姓眼里愈发显得扑朔迷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曾经的良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尼美舒利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第一个高选择性COX-2(Ⅱ型环氧酶)抑制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尼美舒利药物靶点明确,而且经口服给药后肠胃吸收迅速,临床疗效上具有“起效快,药劲大”的特点。尤其是,其他退烧药作用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收效甚微时,口服尼美舒利往往立竿见影。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尼美舒利药用功能的发现,可上溯到1974年比利时的相关专利申请。1976年,瑞士公司 Helsinn Healthcare率先开发尼美舒利。1985年尼美舒利作为抗炎镇痛药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尼美舒利由于抗炎疗效显著,不会出现其他非甾体消炎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和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曾经在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广泛地用作抗炎镇痛药物,至今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尼美舒利畅销的另一原因是,该药的专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到期。各国制药厂商可以任意仿制该药。如今世界上约有五十多个国家生产、销售尼美舒利药物,仅在印度就曾有七十余种不同的上市品牌。不受专利保护,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也令我国众多药企纷纷仿制生产该药。尼美舒利在我国的抗炎药物市场中销售份额也是排名靠前。与今天媒体冠名的“夺命”恶名不同,尼美舒利上市之初,学界曾认为它是“相对安全”的COX-2抑制剂药物,甚至一度被视为良药阿司匹林的替代品,后者因为存在着严重的肠胃损伤,在英国已经禁止在16岁以下儿童使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1 2 3 4 下一页 关闭
相关阅读
·康芝“尼美舒利”为什么蒙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2011-06-07]
·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 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2011-06-03]
·拷问中国药品业生态圈:尼美舒利“死亡”之谜 [2011-04-18]
·尼美舒利事件突现续集 恶性竞争手段实属罕见 [2011-04-06]
·“尼美舒利”风波平息 行业竞争急需规范 [2011-03-25]
·“尼美舒利”致命原因难定 药业江湖波谲云诡 [2011-02-24]
·“尼美舒利”引发的思考 [2011-02-24]
·尼美舒利使用收益大于风险 专家:退市尚无必要 [2011-02-22]
·药监部门:尼美舒利致死多因家长不合理用药 [2011-02-22]
·国家药监局: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监测无异常 [2011-02-21]
·夺命退烧药:真正夺命的是药品市场乱象 [2011-02-21]
·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陷致命争议 [2011-02-21]
·多地大药房下架尼美舒利 康芝药业前景堪忧 [2011-02-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