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夺命退烧药:真正夺命的是药品市场乱象

【2011-02-21】【作者:杨仕凡】【来源:华声在线】【阅读量:8341】【 】【打印



  近日,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有上千例不良反应并引起小儿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昨日国家药监局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药监局有专家表示该药的不良反应并非来自药物本身,而是使用不当。(2月19日《新京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关于“尼美舒利”药品安全问题央视已于去年11月报道。一则过去近3个月的新闻,突然被广大媒体关注,重新解读,并将矛头直指“瑞芝清”,称其为“夺命退烧药”,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而该药品的生产商康芝药业认为,此次一则“冷新闻”的热炒,是跨国企业强生幕后策划。中国药店:www.ydzz.com

  和这家企业不一样,笔者感兴趣的不是这则“冷新闻”的热炒。笔者感到吊诡的是,为什么国家药监局现在才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那央视报道之初,该局又在干什么。如果该局在发轫之始就立刻行动,又何来今日的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人吃的是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对药品的需求也就不言而喻。而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本身就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此,对这种产品的监管本来就应该更加严格。事关人命,有关部门是否应该更加尽心些,尽量能够发于幽微,而不必非要等到出现了非常情况,才来一声“正在论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药品市场的乱象不只于此。“尼美舒利”由于药性强烈,价格便宜,成为国产儿童退热药主力,但却有一些安全隐患。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组织过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专家会议,专家建议不作为呼吸道感染的一线退热药物,2岁以下最好不用。本该慎重使用的药品,报道称在药店可以随手购买无需凭处方。中国药店:www.ydzz.com

  看来,药店和作为药店的工作人员,其对药品的安全认识还不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销售药品不能只是为了赢利,还要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任。同样对于药店这样的违规行为,有关部门的监管也应该重视起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就算是合格药品的治疗作用,也是在其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如果药品市场监管不力,违规销售行为丛生,那么许多药品就会变成毒药,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不要让药品市场的乱象,变成了消费者的夺命祸根。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康芝“尼美舒利”为什么蒙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2011-06-07]
·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 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2011-06-03]
·拷问中国药品业生态圈:尼美舒利“死亡”之谜 [2011-04-18]
·尼美舒利事件突现续集 恶性竞争手段实属罕见 [2011-04-06]
·“尼美舒利”风波平息 行业竞争急需规范 [2011-03-25]
·昨日良药背上“夺命”恶名 药物警戒亟待加强 [2011-03-14]
·“尼美舒利”致命原因难定 药业江湖波谲云诡 [2011-02-24]
·“尼美舒利”引发的思考 [2011-02-24]
·尼美舒利使用收益大于风险 专家:退市尚无必要 [2011-02-22]
·药监部门:尼美舒利致死多因家长不合理用药 [2011-02-22]
·国家药监局: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监测无异常 [2011-02-21]
·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陷致命争议 [2011-02-21]
·多地大药房下架尼美舒利 康芝药业前景堪忧 [2011-02-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