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限价药“消失”没有谁对谁错

【2010-12-24】【来源:中国安徽在线】【阅读量:7260】【 】【打印



  患有支气管炎的厦门穆女士近日发现,她经常服用的辉瑞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突然买不到了。其实不仅上述阿奇霉素,自从国家发改委《关于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12月12日开始执行以来,部分限价药已悄然在厦门“消失”了。(见12月23日《海峡导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民众来说,最困惑的就是药品零售市场了,一方面是靠零售生存的药店,一方面是药品生产企业,双方的终端目标无疑是广大的消费者。凭心而论,这几年发改委还是有所作为的,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吃不起药的民生问题,国家发改委动足了脑筋,出台限价令就是他们的“杀手锏”,政府政策调控后,果然立竿见影,老百姓看不起病虽没有迎刃而解,至少也获得了相当的实惠,尤其是到药店买药,价格上明显感受到与以往的差别,从这个角度看来,发改委功不可没。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价昂贵,除了生产成本上升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药品出厂到摆上柜台销售链层层加价,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某些中间商把暴利做到了极致,价格虚高现象成为民众所不齿的一大诟病。可发改委显然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号施令,一纸限价通知发下去,最要命药店了。谁会做亏本的生意,于是只要限价令一下,某些药品就神秘地消失了,这种“躲猫猫”的做法被活学活用,药企与药店摆下了迷魂阵,发改委被狠狠地耍了又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毫无疑问,某些限价药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消失,而是摇身一变换了一身“招牌”,名头变了,价格照样不受限制,这种变通方式非常好使,难怪屡试不爽呢。依我看来,这场政策与对策的较量,压根就没有谁对谁错,发改委关心民众福祉出发点是好的,而擅于“应变”的药企或药店似乎也情有可原,大家都要吃饭过日子嘛,而遭殃的无疑是咱老百姓了。限价药的消失释放一个危险信号,有关主管部门不能仅仅一限价格了之,必须深入实际,切实帮助药企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的销售环节,倘如此,不用限价药品自然也能为大众所接受。难道不是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