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2015年医药市场十大看点

【2015-01-07】【作者:刘亚力 夏姗姗】【来源:中华医药周刊】【阅读量:57997】【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4
  中药材市场价格难以复苏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4年药市行情普遍低迷,大部分品种价格整体呈现稳中有跌态势,据行业机构对中药监测的57个品种来看,其中跌价的品种占比达到53%,而稳定和涨价的品种占比分别为26%和21%,走货缓慢、成交清淡已成为常态。在监测品种中,党参统货由65-70元/公斤的平均价格水平跌至目前的17-20元/公斤,为所有中药材跌幅之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卓创资讯中药材分析师张斌表示,就目前来看,成交少、需求弱、商家信心不足仍然主导市场,2014年药市惨淡收场在所难免。因此,很难为2015年的开市打下良好的基础,且消化库存在较长时间内仍是主要问题。就党参而言,不少商家预计,要走出供大于求的困局,至少还要2-3年时间。因此,2015年药市仍要经历一个震荡调整的过程,行情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药市整顿、改革中成药定价机制、中医药法酝酿出台等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还有行业自身开辟产销新路来看,整个行业在向持续化、健康化、良性化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医“治未病”商业模式欲推广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4年底,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以及中医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治未病”中医健康状况辨识与干预体系,成立国内首家个性化中医健康管理中心。这种管理模式针对当前健康管理中“重体检、轻检后”、“重单个指标、轻整体认识”等现象,将运用中医状态辨识及健康管理系统,全方位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老龄化社会来临、慢性病发病率井喷、大健康产业兴起的大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商业社会中并没有很好地运用和体现。业内认为,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构建“治未病”健康工程是大势所趋,切合当前老百姓迫切需要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2015年或将不仅仅局限于医院,更多的是企业、民间机构参与进来,将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贯穿于居民健康教育、饮食起居、文化素养、运动锻炼中,由以疾病为中心调整到以健康为中心,真正转变观念,将疾病关口前移。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一页  1 2 3 4 关闭
相关阅读
·药企跨界的“生意经” [2022-10-11]
·合久必分,医药物流“裂变” [2018-02-07]
·零售药店发展的大趋势 [2018-01-29]
·从政府到坊间,渐成合力 [2018-01-29]
·2017中国医药市场十大变化 [2017-01-19]
·向互联网要处方 [2016-08-05]
·京津冀三地有望统一医药市场 [2016-07-19]
·医院渠道或变窄 实体药店望受益 [2016-06-23]
·你真的了解鱼油吗 [2016-05-18]
·医药市场格局生变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2016-03-14]
·个人医药市场价值到2020年有望达到1490亿美元 [2016-03-03]
·中国医药市场制胜的新规则 [2015-08-03]
·股市崩盘了,医药市场或许也不远了 [2015-07-10]
·上海医药市场低价药缺失严重 167种低价药消失供应 [2015-01-27]
·今年全球医药市场增速预计达4%-7% [2015-01-23]
·福布斯总结:中国医药市场2015年的7大问题 [2015-01-22]
·福布斯“操心”中国医药市场2015年的7大问题 [2015-01-20]
·未来医药市场规模将超10万亿元 [2014-12-19]
·中国医药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发展机遇 [2014-10-20]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