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效果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北京医改评估报告的结论看,北京医改政策组合拳中,医药分开与总额预付的联合使用,产生了“取长补短”的效果。中国药店:www.ydzz.com
“总额预付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所采取的措施,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导致医疗不足的倾向,出现医院推诿病人或降低医疗质量的问题。”高星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总额预付与医药分开联合使用,效果却是“中和”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北京市医保中心提供的数据,分别对五家试点医院(既实施医药分开,又实施总额预付,以下称“综合组”),七家仅实施总额预付改革的医院(以下称“总额组”),以及全市61家医院(以下称“对照组”)进行对比。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结果显示,综合组的门诊服务量增幅(23.9%)与对照组增幅(21.6%)大致接近,而二者都明显高于总额组(13.8%)。而总额组的床日数显著下降(-9.6%),综合组床日数的增长(4.5%)则略高于对照组(3.2%)。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第三方评估报告认为,医药分开与总额预付联合使用,能够缓解总额预付对服务量的不利影响、减少推诿患者的可能。关键是,它使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的情况下,仍然保有继续降低成本的动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过现行的总额预付制度也存在问题。例如,在基金预算和费用结算管理过程中,仅将定点医院的“历史费用”或“当期费用”作为核算要素,而忽视了“有效工作量”等要素。几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专家、院长均表示,目前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样核算带来两个弊端:一是如果医院因均次费用、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等因素吸引更多患者就诊,医院的收益反而降低;二是如果医院控制费用措施得力,当年结余越多,下年预算就会越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两种情况违背了改革初衷,起到了“鞭打快牛”的效果。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议,建立新的年度预算预测模型;同时,在超支分担方面考虑费用合理性的因素,并在绩效管理、结余资金使用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保支付方式应该考虑很多变量因素在里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粗放的管理。”刘建说,“一个合理支付方式的导向,应该是让医院从重治病转向重健康管理。”医保部门人士也表示,正在不断改进总额预付制度,医保基金的管理将更精细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分开北京模式:政策联动下平移式改革
【2013-12-2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阅读量:68509】【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页
![]() |
相关阅读 |
· | 医院改革评估报告称医药分开难题仍待解 [2013-07-22] |
· | 医药分开政策不应一招鲜 建议补齐短板 [2013-06-21] |
· | 京沪拟推广医药分开 专家:难解决医生趋利 [2013-05-28] |
· | 药店也爱处方药 [2013-03-28] |
· | 陈仲强:医药分家 补足药品收入缺口是关键 [2013-03-04] |
· | 李宪法:医药分开的最佳模式是经济分开 [2013-02-28] |
· | 院内专业药房备战医药分开 [2013-02-06] |
· | 医药分开灰色利益链难断 没医保看不起病 [2013-02-04] |
· | 解读京试水医药分开 [2013-01-22] |
· | 数据避重就轻 医药分家或重走老路 [2013-01-16] |
· | 2012医药分开:地方试点重锤破冰 [2013-01-07] |
· | 2012回顾之从医药分开中寻找商机 [2013-01-05] |
· | “医药分开”的细节考量 [2012-12-28] |
· | 试点医药分开不是解决补偿问题 [2012-12-12] |
· | 医事服务费:“医药分开”的助推器 [2012-12-10] |
· | 医药分开三问:能否告别大处方 [2012-12-04] |
· | 医药分开,“以技养医”需做好加减法 [2012-12-04] |
· | 总额预付制度将成医药分开的趋势 [2012-11-30] |
· | 如何应对医药分开大市场 [2012-11-27]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