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国内保健品违法添加化学药物现象普遍

【2013-10-11】【来源:经济参考报】【阅读量:75315】【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消费者要“四看“两查”中国药店:www.ydzz.com

  针对保健品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刚组建成立,第一个主动出击的亮剑行动就是以打击保健食品“四非”、拒绝假劣、净化市场、保障安全为主要目标的专项行动,重点之一就是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食药监总局对记者表示,下一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持之以恒,继续抓好打“四非”专项行动中的各项工作,继续加大打击力度,狠抓大案要案,做好专项行动总结,建立完善监管制度,解决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问题是,商家大都把保健品效果说得天花乱坠,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才能辨认保健食品是否有添加化学药物呢?”经常购买保健品的北京白领张小姐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国药店:www.ydzz.com

  食药监总局的专家表示,要确定保健品是否添加化学药物,只能通过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采用法定的检验方法检测才能直到,作为普通消费者要想单从外观辨别保健食品真伪,确实有一定难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消费者最好到药店、专营店或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保健食品,并且做到“四看、两查”,可以减少上当受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四看是:一看批准文号。目前市场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有两种,一种是卫生部批准的“卫食健字”,另一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食健字”。2004年以后卫生部不再批准保健食品。各省无批准文号。二看“小蓝帽”。正规保健食品在外包装的左上角标识有“小蓝帽”,假冒保健食品的标识一般是“小红帽”或“小黑帽”。三看保健功能。法律规定保健食品不得用“治疗、治愈、疗效、痊愈、医治”等词汇描述和介绍产品的保健作用,也不得以图形、符号或其它形式暗示前述意思。凡是以治疗疾病为卖点的保健食品大多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四看生产厂家。保健食品制造、分装、包装的企业应分别标明,进口保健食品要标示原产国、地区名称及国内进口商或代理商的名称。一般来说,凡是A省企业与B省企业联合出品等情形的,都可能是假冒产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两查是:一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相关产品信息。二查产品包装上标示生产企业资质等相关资料。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降血糖、减肥、缓解体力疲劳、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等产品,如果食用了这些保健食品有明显的效果,高度怀疑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因为保健食品只是调节机体机能,没有治疗作用。”该负责人说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减肥保健品:疗效基本靠吹 [2013-06-18]
·食用假冬虫夏草等于慢性自杀 [2012-12-25]
·虚假保健忽悠人 药店厂家都担责 [2012-11-02]
·衢州部分药店保健品售卖旧习不改 [2012-10-30]
·业内人士自揭保健品暴利内幕:70元进800元卖 [2012-05-31]
·业内解密保健品百倍暴利 [2012-05-18]
·国家食药监局:没批过补脑等保健品 [2012-05-11]
·揭秘保健品利润链:198元补脑产品成本8元 [2012-05-07]
·药店保健品区“变脸” [2012-04-18]
·违法成本低 保健品爱玩“套牌” [2012-03-15]
·保健药片"定制"潮流背后的困惑:药片定位不清 [2011-11-11]
·西布曲明已禁用却"阴魂不散" 出现在减肥品中 [2011-10-31]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修订 可操作性更强 [2011-10-13]
·药监局欲整饬保健食品销售乱象 [2011-10-08]
·保健品“套牌”乱象:一个批准文号,N个产品用 [2011-08-10]
·保健品涨价再度成焦点 安利纽崔莱27款产品上涨 [2011-07-04]
·安利纽崔莱价格大涨 专家称保健品不吃也罢 [2011-06-2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