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地方增补下药企的“基药时刻”

【2013-07-26】【作者:王少婷】【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3548】【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独家观察】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药与非基药的博弈
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谈及广东增补的影响,曾有业内人士形象地将其喻为“改变市场的生态环境”。且不论如何改变,既然是“生态环境”,必然有其平衡之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表面上看,此平衡在于基药与非基药在市场版图方面的分权中,但实际上却是利润绝对额与市场覆盖度的平衡。正如前文所言,在基药强势的市场覆盖背后,利润总额并不及非基药的高;而非基药看似损失了基层医疗机构这片“广阔的市场”,但却能规避基药一轮又一轮的基药招标引起的降价之劫,由此获得利润绝对额上的优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至于非基药企业,在“基药时刻”应保持冷静。毕竟基药对基层市场强势霸占、非基药在基药的竞争空隙里谋生已成常态,此次广东基药目录只是助推这种竞争势态走向高潮。为此,药企更应在地方增补释放的信号下,努力探索出一条能使自己立足于市场瞬息万变之下的营销之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或许正如喻剑云的预测,未来医药市场将分为临床销售和终端销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限于临床销售在政策、运营等方面的重重壁垒和阻碍,终端或是这些未进入地方增补目录的品种或企业最容易攻破的渠道,进而在针对基药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之外另辟蹊径。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业内人士的建议,非基药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对企业的产品体系作出分析和规划,梳理出潜力较大的产品,并进一步结合各层级市场的特点做好产品定位;而潜力较小、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或可抛弃,以节省药企的市场布局资源;其次,继续保持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合作,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市场的非基药竞争中抢占份额;第三,与私立诊所、医院保持合作,稳住第三终端的销量。待终端市场成熟和稳定以后,可考虑抽调一部分资源进行临床突破。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地方特色明显 地方增补或分散基药市场 [2013-12-24]
·基药增补序幕开 地方量难降 [2013-08-13]
·地方基药招标以特色求过渡 [2013-08-09]
·广东基药增补的“独家”战斗 [2013-07-26]
·广东零售终端或成中小制药企业出路 [2013-07-25]
·中药注射剂入基药受质疑 专家称已充分论证 [2013-07-19]
·基药增补目录扩容超预期 或助长以药补医 [2013-07-11]
·中药注射剂入选粤新基药增补目录被质疑 [2013-07-11]
·广东基药“增补宴”开席 中药独家受青睐 [2013-07-08]
·基药增补宽松超预期 中成药独家品种最受青睐 [2013-07-08]
·新目录预防类药受偏爱 中药企业笑开花 [2013-07-05]
·安徽将研究扩大基本药物目录范围 [2013-02-28]
·广东基药招标,“猫腻”几许? [2012-08-08]
·深圳医改:减药费加诊金 患者真的减负了? [2012-08-07]
·粤公布基药非零差率销售最高限价:5%-30% [2012-08-02]
·广东基本药物实践:配套机制待改善 [2012-06-29]
·基药进粤:要么降价要么出局 [2012-06-28]
·广东基药招标:弃唯低价论因质提价 [2012-05-23]
·安徽卫生厅:基药招标双信封制并非唯低价中标 [2012-04-2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