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便利店新武器:7-11等便利店的自有品牌

【2013-02-05】【作者:侯佳】【来源:环球企业家】【阅读量:99779】【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商品可能出自同一家工厂,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价格差异?主要原因是7-ELEVEN的自有商品可以完全靠依赖自己的流通渠道,从生产到销售省去许多中间环节,从而节约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一般的商品需要附加许多广告费,因为它只是一个生产商或经销商,而7-ELEVEN在自己的店里卖自有商品凭借自己良好的品牌信誉,无需再支付更多行销费用。便利店甚至可以在店内给这些自有品牌提供特殊照顾,让他们陈列在顾客更加容易注意到的区块。比如罗森最近很火的一款香蕉奶昔蛋糕就放在冷藏柜最显眼的几排,并且用POP的宣传板写下了“整根香蕉奶昔蛋糕,7周狂销7万”的广告标语。中国药店:www.ydzz.com

  研发自有商品,包装设计也是零售商可以独立发挥的环节。在7-Premium系列里,零食的包装会设计成随手包(又被成为Slim包),按照个人食用的分量规格做包装,大约只有25克。因为很多零食通常是一次性食用,包装打开之后,如果分量太多一次吃不完,也会氧化掉,产生浪费,而把包装做得小巧轻便就能避免这个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消费者而言,便利店自有商品的性价比也比较高。因为通常它们寻找的都是知名厂商,有专人审核厂商的资料,生产过程也会严格把控质量。“虽然没有花行销费用,但这些商品代表的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消费者为什么要买我们的自有品牌?因为她信任7-ELEVEN。”张文全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超越顾客需求中国药店:www.ydzz.com

  推出贴牌的自有商品只是7-ELEVEN丰富自己差异化产品类别的一种方式。倚仗背后的统一集团,7-ELEVEN还能获得统一旗下其他关系企业的商品资源。比如美丽日记面膜的姐妹品牌绝世美肌就在7-ELEVEN做优先贩售。台湾7-ELEVE自己开发的卡通形象Open小将也能通过这里的便利店渠道成为一套受欢迎的文具。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罗森除了创造商品的差异化,也在营造店铺的差异化。柯南主题店就是它们的一次尝试。位于上海中山公园的柯南主题店以柯南电影的贝克街作为店铺的设计原形,虽然两层的面积较大,设计和租金的成本都很高,但是罗森认为这依然比拍电视广告划算很多。因为这样一家主题店的名声传播很远,消费者来到这里都会争相去发微博,他们自身就能成为罗森品牌的传播者。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7-ELEVEN、罗森和全家这几家便利店几乎不约而同地大力推广自己的现磨咖啡。因为即使一杯售价8元的平价咖啡也能成为便利店利润率最高的商品。在台湾,通过7-ELEVEN卖出的咖啡有2亿杯,因此7-ELEVEN成为了台湾最大的“咖啡店”。台湾人已经习惯去便利店买咖啡了,但是在内地还没有培育出在便利店买咖啡的习惯。“我们的店数现在也不是很多,很多顾客都不知道便利店会卖咖啡,而且是现磨咖啡,这就是接下来我们努力要让消费者知道的事情。” 张文全对《环球企业家》说。中国药店:www.ydzz.com

  独卖商品和主题店铺在全世界便利店密度最高的日本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或者说我们如今在7-ELEVEN和罗森看到的新鲜玩意儿都是日本便利店早些年的创意。日本玩具公司BANDAI(邦代)的一款畅销玩偶成为便利店独卖商品的一段销售神话。当BANDAI将销售渠道拓展到便利店,售价为180日元的人形玩偶在那一年狂销150万个,为其创造了200亿日元的营业额。在日本,这类自有品牌的独卖商品常常由便利店与制造商合作研究开发,品项数超过50%。这也说明7-ELEVEN目前3%的自有品牌占有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便利店大战正演变得变得越来越残酷。开发出一些利润率较高的自有商品的确是一种维持生存的不错选择,但如何说服顾客只买自己的商品,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文全的看法是:“零售商的商品开发有两种境界,第一种是顾客直接说出他们想要什么,我们为他们提供这些商品;第二种境界是连消费者都还没有想到,我们已经把这样的货物摆上货架。”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成都10家便利店将成24小时“邮局” [2013-03-01]
·“长不大”的便利店 [2013-01-28]
·便利店联姻快递业 [2013-01-28]
·7-11角色“双重”化:赚钱有方的秘密 [2013-01-14]
·成都试行便利店开展快递包裹代存代取服务 [2012-11-19]
·到便利店寄取快递合你“胃口”吗? [2012-11-05]
·7-11创始人:卖方如何应对市场的差异性 [2012-07-27]
·7-11新举措:扩大经营面积、推宅配服务 [2012-07-23]
·7-11:商品是制胜关键 有效整合供应链 [2012-06-15]
·杭州便利店开始往便民服务发展 [2012-05-29]
·李克:日本便利店服务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2012-05-29]
·便利店扎堆现象严重 有何生存之道? [2012-04-25]
·便利店开放个人加盟业务利于扩张 [2012-02-09]
·本土便利店崛起:“快生活”中的“多面手” [2012-01-29]
·本土便利店发展模式须从规模向质量转变 [2012-01-05]
·日本大型便利店推出"拉客杀手锏" [2011-12-29]
·深圳7-11结盟顺丰速递:试水新渠道模式 [2011-11-25]
·快递业与便利店合作 试水新渠道模式 [2011-11-18]
·7-11定位:如何做“您身边的便利店” [2011-11-10]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