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运输”成药品冷链最大杀手

【2013-02-05】【作者:刘卫战 高福香】【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01410】【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4.社会涉药运输能否落实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责任?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都明确指出,保证人民安全用药是最终目的。在明确了对药品生产、流通和流通中全程质量管理的要求的同时,并不否定对新的涉药主体加强质量监管。即使是中国药店:www.ydzz.com

  1999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7号令),其立法依据也是适应“市场变化、市场状况、流通模式、监督重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天出现新的涉药主体,同样应适应这一立法依据和原则。我国药品流通监管部门的责任并不是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管理,而是对企业药品生产、流通质量安全的指导,并力求通过认证、审核等措施,保障药品质量安全。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的专业性,消费的独特性(患者、医生、医疗单位)、技术的独特性和长期形成的行业特殊性,也是社会物流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即使将社会涉药运输的涉药安全纳入监管,并不可能增加我国药品批发行业的竞争。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涉药社会运输企业能否落实安全责任的角度,并不存在矛盾,但需要破除的是行政的上下级管理思想。目前,行业产业链涉药安全质量是通过商业协议方式落实的。药品安全涉及人民生命,没有那个企业有能力承担。药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药品质量责任追溯,完全可以落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自身条件看,技术问题、成本问题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相较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发展,在阿根达斯冰淇淋、双汇冷鲜肉都已经实现全程冷链追溯的今天,我国医药冷链无话可说,保障用药安全就是行业的基本责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面对我国目前涉药运输是监管空白,药品冷链是薄弱环节,社会运输是涉药运输主体的共识,法规和行政体系、体制内的龙头企业都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尽快规范涉药运输企业药品冷链物流服务,同时加强原有体制内对运输服务商选择资格的安全评价,应该是连接我国药品冷链断链的最短路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跨国物流布局中国,有优势?有成绩? [2014-02-27]
·国际快递巨头切入第三方物流市场 [2014-01-27]
·2014年医药物流建设关注热点 [2014-01-23]
·医疗物流前景广阔 国际快递三巨头纷纷布局 [2014-01-17]
·物流“嫁接”供应链 [2014-01-03]
·由物流机器人带来的商业革命 [2014-01-02]
·2014,医药物流建设内控升级 [2013-12-17]
·物流延伸提升药房托管 [2013-11-20]
·医药委托运输困局与分销企业转型 [2013-11-18]
·把脉医药第三方物流运营 [2013-11-14]
·标准化物流打通中药产业链 [2013-09-12]
·医药物流巨头被清退打了谁耳光 [2013-06-28]
·物流建设进入全面e时代 [2013-05-02]
·医药冷链呼唤第四方物流 [2013-02-07]
·现代物流建设“以快赢慢” [2013-01-10]
·按等级“分蛋糕”,物流服务强者恒强 [2013-01-09]
·医药物流困局有待破解 [2013-01-07]
·第三方物流起跑 商流让道 [2012-12-03]
·物流下沉讲究衔接着力点 [2012-10-08]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