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新药审批迟缓 中国药企创新遭遇体制之困

【2012-12-17】【作者:董伟】【来源:中国青年报】【阅读量:104554】【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他建议,国家药监局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审评专家队伍,同时区分审评的内容,适当提高费用,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横亘在医药创新路上的另一个障碍是新药的定价机制。诺和诺德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柯瑞龙说,医药创新是一个复杂、昂贵而且风险很高的过程,每个新药在成功问世之前,其研发过程平均耗时10~15年,成本超过80亿元。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是这些研发活动的终极目标,但同时也需要如定价、市场准入和税收优惠等有效措施来保证研发活动的可持续性。“新药应该和仿制药有不同的定价方式,以使得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价格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它是中国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各方面争议颇多,而且难以达成共识。对于中国的医药企业来说,这个过程动荡难熬,不确定性很大。它们认为,现在的政策实质上不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投入,因为很可能遭受降价的冲击,收不回成本。对于全社会而言,药价虚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对决策者确实是一个考验。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卓永清表示,由于只有20%的新药能够收回研发成本,国家需要制定一些面向医药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它们愿意承担新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公平的定价有助于培育一个强大的、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医药行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他认为,当前“成本加成法”的定价模式无法准确反映研发的费用以及药品创新企业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并有可能将中国隔绝于全球创新体系之外,减少了中国患者获得优质药品的机会。在强制降价环境下对专利药品实施价格保护政策,使创新型企业有足够时间收回他们的研发投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护机制。在中国药品的市场准入慢于其他国家的现实情况下,这一政策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老板能力差,才搞多元化? [2014-06-30]
·发现不一样的增长节奏 [2014-06-18]
·要前景,更要“钱景” [2014-06-18]
·告别无效增长 [2014-06-18]
·中小流通企业的进与退 [2014-04-21]
·2000亿市场蛋糕诱人 药企纷纷抢食直销资源 [2014-04-18]
·新规掀动中药企业守秘“门帘” [2014-04-09]
·马韦恩:零售企业CEO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2014-03-20]
·互联网思维告诉传统企业什么 [2014-03-14]
·工业:营销变革重塑品牌影响力 [2014-02-20]
·流通整合提速 资本破冰除障 [2014-01-28]
·波士顿咨询:市场大变革催生制药企业新战略 [2014-01-24]
·阿特维斯欲退出中国 外资药企转向合资模式 [2014-01-17]
·把握医药行业结构性调整契机 [2014-01-02]
·迎接“黄金时代”,产业链拥抱大健康 [2013-12-11]
·药企掘金大健康另辟蹊径 [2013-12-11]
·中药企业不具提取能力2016年关门 [2013-11-29]
·突围“弱增长” [2013-11-25]
·全球首席高管调研:企业未来的三个趋势 [2013-11-22]
·网络营销之下,药企如何做? [2013-11-19]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