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医保药品迎来新一轮调价风 或引入市场化思路

【2012-03-07】【作者:杨俊坚】【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2319】【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缩小通用名产品价差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方案要求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缩小单独定价品种与仿制药的价差。中国药店:www.ydzz.com

  部分药品在市场定价中的特殊待遇多年来一直被诟病。缩小通用名药物之间的价差在近两年的多个法规中已有所提及,但还是第一次在药品价格调整讨论中明确提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会议要求对高价药加大降价幅度,并且还提出了对高价药在原来降幅的基础上叠加增大降幅的要求。这主要是针对高价药、高价剂型(无差比价关系剂型)、高价品种(不同通用名相同适应症、药物经济性评价专家评审确定)、新进目录未定价药品等4类,以及最高零售价与平均中标价价差比较大的品种,根据不同情况叠加增大降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优质优价、单独定价产品和原研药品定价一般比通用名药品价格偏高,按照方案中高、低价药的划分方式,这些产品肯定占到最大比例。”某外资企业市场总监说。这也意味着,过去单独定价以及原研药等通常在降价范畴之外的药品的特殊待遇将被废除。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考虑以上降价方式需要控制适当的药品降价幅度,会议还提出设定封底价和封顶价,讨论的总体思路是,对竞争较大的产品限定最低降价幅度,最低降幅为5%,竞争小的产品设定最高降价幅度,最大降幅设定为40%。中国药店:www.ydzz.com

  某外企市场部负责人分析说,这项措施主要是防止对部分特殊产品的压价幅度过大或者过小,既要保证药品降价得到落实,也要确保质量好、疗效明显的药品有生存空间。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这次调价,内外资企业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药品降价必然使产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无论对于本土还是外资企业本身都不是好事;另外,单独定价产品的降价幅度必定要比通用名药大,但是单独定价产品的价格优势仍然存在;在医院处方习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背景下,由于具备品牌和价格的优势,原研药或其他单独定价产品的价格调低后,对欲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通用名药品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情。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现在的药品降价,治标不治本 [2014-03-11]
·药品终端销价流通成本占六成 [2013-08-07]
·发改委下调药品价格 消化药降价有待“消化” [2012-04-10]
·53种消化系统类药品将下调价格 市场反应冷淡 [2012-04-05]
·业内称发改委调降53种药价实际效果有限 [2012-04-05]
·降价令刚下药已消失 是"真死"还是变脸"复活" [2011-09-07]
·药品28次降价隔山难打牛 医药企业不痛不痒 [2011-09-05]
·发改委再降药价 近三十轮降价令药还是贵 [2011-08-11]
·药品降价将常态化 四类药品或成下次调价目标 [2011-08-11]
·潜规则合围低价药 如何预防药品“降价死”? [2011-08-08]
·基本药物制度四问:药品“价廉物美”了吗?药品够用吗? [2011-07-14]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