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拷问中国药品业生态圈:尼美舒利“死亡”之谜

【2011-04-18】【作者:王芳 李丽】【来源:经济观察报】【阅读量:13570】【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
  药监局表示,有关尼美舒利的风险问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在组织进行进一步论证。到目前为止,尚未下达任何通知和批文。中国药店:www.ydzz.com

  拷问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截至发稿,药监局的评估结果尚未公布。此次尼美舒利安全性风波,不仅是制药企业之间的商业恶战,更拷问了国家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权威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类似这些专业领域技术细节,普通民众很难了解确切,亦很难清楚相关利益方的表述难辩真假,这正是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发挥效能的关键领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民众至今仍不清楚尼美舒利究竟是否出现过“致死”案例,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应该公开和透明,对于争议药品也应拿出令人信服的评估体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处一名人士称,关于尼美舒利,监测中心对于其在国内的监测数据从未做过公开。药监局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对外公布,但不能不考虑到我国民众对于“安全隐患”等内容和词汇不能完全理解,有时候理解过于片面。该人士表示,对外公开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在中国需要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记者刘伟(微博)勋对此文亦有贡献)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康芝“尼美舒利”为什么蒙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2011-06-07]
·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 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2011-06-03]
·尼美舒利事件突现续集 恶性竞争手段实属罕见 [2011-04-06]
·“尼美舒利”风波平息 行业竞争急需规范 [2011-03-25]
·昨日良药背上“夺命”恶名 药物警戒亟待加强 [2011-03-14]
·“尼美舒利”致命原因难定 药业江湖波谲云诡 [2011-02-24]
·“尼美舒利”引发的思考 [2011-02-24]
·尼美舒利使用收益大于风险 专家:退市尚无必要 [2011-02-22]
·药监部门:尼美舒利致死多因家长不合理用药 [2011-02-22]
·国家药监局: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监测无异常 [2011-02-21]
·夺命退烧药:真正夺命的是药品市场乱象 [2011-02-21]
·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陷致命争议 [2011-02-21]
·多地大药房下架尼美舒利 康芝药业前景堪忧 [2011-02-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