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引发康芝股骤跌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专家的正面解释还没有打消各方疑虑,有关此事的负面消息接踵而来。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从欧盟药品管理局、中国香港卫生署等境外权威机构了解到,尼美舒利非但不被建议儿童使用,其合法境外“身份”实际上仅是止痛药,并非退烧药,欧盟更禁止发烧、感冒患者使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夜之间,曾被众多机构追捧的康芝药业沦为机构的“烫手山芋”。退烧药事故发生当日,康芝药业股价自早盘以64.5元大幅低开后,股价便快速下行,并多次触及跌停板。在资金坚决做空打压之下,康芝药业最终以暴跌8.49%收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实,这已经不是康芝药业第一次逆势放量大跌了。今年2月14日,有媒体报道康芝药业主要产品尼美舒利致20例肝损害,其主业或遭遇危机,公司尽管紧急停牌,并于中午予以澄清,但是复牌后该股依旧暴跌 ,单日跌幅达5.02%,成交金额达到2.09亿元,较之前日均3000万元左右成交金额巨幅增加。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舆论的质疑声中,康芝药业股价在接下来两个交易日里持续走低,最低曾跌至64.8元,虽然2月17日超跌反弹,但2月18日再次大跌3.7%。据记者统计,在2月14日至18日一周时间内,创业板指涨幅达到2.7%,该板块有138只个股实现上涨,而康芝药业却暴跌8.17%。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深交所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昨日,5家机构一同出现在康芝药业卖出席位前五名里,累计卖出金额达到2.07亿元,占该股全天成交总金额的36.19%。若以当日康芝药业成交均价59.93元来计算,这5家机构卖出股份竟达到345.46万股!而根据康芝药业2010年三季报显示,其流通股东中持股超过70万股的只有5家基金公司。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此次主营产品出现危机前,康芝药业一直以来都是“热捧”对象,该股上市首日虽然破发,但有两家机构分别买入4278.92万元和1718.62万元,机构抢筹意愿明显,而在2010年5月28日以及今年1月25日两次上榜交易席位里,均出现了机构席位大举买入康芝药业。另外,在其流通股东名单中也可以发现机构对康芝药业的青睐有加。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康芝药业前10大流通股东均为基金公司,其中,社保603组合持有122万股,为该股第二大流通股东,而富国、银华等基金公司也均居10大流通股东之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尼美舒利”致命原因难定 药业江湖波谲云诡
【2011-02-24】【作者:牛思远 熊汉玲】【来源:南方日报】【阅读量:13153】【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页
![]() |
相关阅读 |
· | 康芝“尼美舒利”为什么蒙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2011-06-07] |
· | 尼美舒利退出儿童退烧药市场 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2011-06-03] |
· | 拷问中国药品业生态圈:尼美舒利“死亡”之谜 [2011-04-18] |
· | 尼美舒利事件突现续集 恶性竞争手段实属罕见 [2011-04-06] |
· | “尼美舒利”风波平息 行业竞争急需规范 [2011-03-25] |
· | 昨日良药背上“夺命”恶名 药物警戒亟待加强 [2011-03-14] |
· | “尼美舒利”引发的思考 [2011-02-24] |
· | 尼美舒利使用收益大于风险 专家:退市尚无必要 [2011-02-22] |
· | 药监部门:尼美舒利致死多因家长不合理用药 [2011-02-22] |
· | 国家药监局: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监测无异常 [2011-02-21] |
· | 夺命退烧药:真正夺命的是药品市场乱象 [2011-02-21] |
· | 儿童退烧药“尼美舒利”陷致命争议 [2011-02-21] |
· | 多地大药房下架尼美舒利 康芝药业前景堪忧 [2011-02-21]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