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转身但求稳妥中国药店:www.ydzz.com
[支招] 周旭东(南京迈特兴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着“基药”制度的逐渐实施,一直致力于低端医药市场开发的丁药企,由于产品结构、营销模式、团队人员等存在问题,不可避免地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尴尬局面。为了维持或者扩大市场份额,丁药企面临两条道路:一是继续扩大开发低端市场及零售市场,这是一条各方面相对熟悉的途径;二是同时进入高端医院市场,这是一条艰辛而陌生的道路。丁药企大胆地选择了第二条道路,笔者在敬佩该公司领导者胆识和勇气的同时,也为其营销管理者捏了一把汗:华丽转身,企业准备好了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前期目标订好了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丁药企学习外企营销的理念很不错,但要明确以下几个具体指标:1.各产品市场培育的周期有多长?分成几个培育阶段?2.各个培育阶段工作成功的量化标准是什么?3.各产品的目标市场份额是多少?各阶段的目标份额(销量、利润)是多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新项目开始之前,不少企业经营者没有制定详细的、量化的、相对客观的营销指标,而是信心满满地承诺各项市场投入并给予充分的开发时间。可往往在经过早期的市场投入以后,如果在销量上没有迅速的突破,又没有阶段化、量化的考核指标,企业经营者就会质疑营销人员的能力,迫不及待地换将换帅,推倒重来,这样反而更耽误市场开发的进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丁药企的产品大部分为中药口服产品,并非独家新特药品,在激烈的医院市场竞争中,非带金销售的销量提升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如果没有明确的阶段化考核指标,比如目标医院开发率、目标科室开发率、销售额、利润率、费用率等,即使前期工作很出色(医院开发、人员培训、市场活动),也很容易会使企业经营者失去耐心,从而导致人员变动、政策调整,实际上会影响市场开发的进度。因此,前期的目标设定非常重要,如果企业没有具备这方面经验的管理者,销售效率将会极为低下,并总是处于调整之中。这类人员,丁药企准备好了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高端产品有优势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长远来看,外企的学术推广、情感维护的非带金销售模式很健康,对企业的利润率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但1年过去了,虽然医院对丁药企的评价很不错,但梯队产品销量较前并无明显差别,笔者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长时间里,这些产品也不会有大的销量飞跃,投入产出比极不合理。因为在中国医院市场,很多优秀的外企产品(如开瑞坦、施他宁、安平等)均被国产仿制品打击得溃不成军。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来回顾一下影响医生处方的主要因素:1.学术,2.利益(直接、间接),3.情感(对企业的认可、对销售人员的认可)。外企强调学术(学术服务)和客户情感维护,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提供直接利益方面处于绝对下风,导致外企替人做嫁衣的案例层出不穷。因此,辉瑞、贝朗等公司将部分专利到期产品外包给国内的销售公司后,反而让销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丁药企是从现有产品中组合几个产品推入医院市场,相信这些产品存在以下缺陷:1.中药产品,学术研究不深入,更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来说服医生增加处方。2.这些产品销售价格不会很高,因为它们之前的目标市场是低端市场,因此,利润空间不会很大,即使不带金销售,企业也不可能长期承担高额的市场活动和客户维护费用,将会导致“投入减少→销量下降→投入减少→销量下降”的恶性循环。3.这些产品如果不是独家新药,则更具备可替换性,那么在医院市场中,单有品牌优势并不能保证其销量领先。中国药店:www.ydzz.com
新进入医院市场的优秀中药产品应该具备独家生产、学术相对成熟、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科室应用广泛等特点。这类产品,丁药企准备好了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销售精英留得住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笔者赞同医院开发与临床促销分开管理的模式,但要关注:如何留住培养成熟的销售团队?低端市场之所以有很多销售人员离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达不到期望值。况且,现有产品上量较为缓慢,短期内也不会有质的突破,那么成熟、优秀的销售人员能够为企业服务多久呢?由于不带金销售,学术内容又不如西药产品成熟,优秀销售人员的稳定性极为关键,他们的流动会让企业的很多投入付诸东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企业不如引进(代理)相对上量快的药品,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稳定住优秀的临床销售代表,为真正的华丽转身做好人员储备。这一点,丁药企准备好了吗?中国药店:www.ydzz.com
虽然丁药企有信心、有决心投入到新的医药市场中拼杀,但如果在产品构成、目标管理、人员储备等方面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会导致时间、金钱上的巨大浪费,也会使团队充满挫败感。转身无需华丽,但须稳妥。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成药转战高端:稳妥第一 华丽第二
【2011-02-23】【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3413】【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3页
![]() |
相关阅读 |
· | 资金短缺绿色壁垒层出 中药国际化险阻重重 [2014-06-27] |
· | 中成药跨出国门咋就那么难 [2014-06-04] |
· | 中成药“花大力出国门”值不值? [2014-02-27] |
· |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下) [2014-01-22] |
· | 中成药:现代化比国际化更紧迫(上) [2014-01-14] |
· | 中成药降价预期逼近 大品种以量取胜 [2013-12-20] |
· | 我国中成药出口只占世界份额5% 标准偏低 [2013-11-26] |
· | 中成药:深挖药店潜能 [2013-10-28] |
· | 中成药频爆安全问题 外企或趁机做空抄底 [2013-09-26] |
· | 中成药:延续辉煌需跨两道坎 [2013-06-24] |
· | 中成药评价征途方始 [2013-06-20] |
· | 发改委再次降价或致低价中成药退市 [2013-05-13] |
· | 中成药:政策造就繁荣 [2013-02-26] |
· | 标准缺失 我国中成药缺少创新产品 [2013-01-25] |
· | 多重优势构中成药堡垒 独家品种优势大 [2012-11-22] |
· | 药品降价“误伤”传统优质中成药 [2012-01-12] |
· | 双重压力考验中成药行业 新药或成企业利润来源 [2011-05-31] |
· | 发改委第27轮降价 品牌中成药陷“四面围城” [2011-04-15] |
· | 原料成本上升药价下调 广东中成药或将无利可图 [2011-04-06]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