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国内保健品违法添加化学药物现象普遍

【2013-10-11】【来源:经济参考报】【阅读量:75316】【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三大原因致非法添加案件多发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保健品行业是一个全球性的朝阳产业,预计到2015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将达到4500亿元左右。中国保健协会则预计,按照营养与保健食品“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食药监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亿元,我国保健食品产业方兴未艾。中国药店:www.ydzz.com

  庞大的市场发展固然带来泥沙俱下,但食药监总局稽查局负责人对记者分析,保健食品中发生多起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案件,主要有三大原因: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是保健食品生产委托加工混乱。众多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采取委托生产加工的模式,往往被标识为“监制企业”、“合作企业”或根本不予标识;保健食品证书持有人通常以监制方、委托方、出品人、合作单位等方式出现,而非实际生产者,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委托双方各自所应负的责任等难以有效界定落实。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二是制假售假行为趋于隐蔽。凡非法添加的保健食品,绝大多数是假冒产品。其非法添加行为趋向专业化、隐蔽化、分散化。多数违法分子将其生产窝点转向偏僻农村或城乡结合部,规模小,流动性强,分布隐蔽、分散,且分工细致,链条化生产,多地作业。组织者大都遥控指挥,购买原料、粉碎、填充胶囊、贴标签、运输、邮寄等各个环节互相分离,相互独立,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和反侦查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三是处罚力度不足。由于监管法规尚有欠缺,相关配套的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已经查实的非法添加的违法行为,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较轻,违法成本较低,无法起到威慑的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目前国务院制定的《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尚未出台,为做到严格监管,国家局对保健食品监管法律依据的答复是与《食品安全法》不相抵触的可以继续适用。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是1996年发布的,其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与迅速发展的保健食品产业不相适应。2007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是对保健食品监管法律的重要补充,但对保健食品违法行为的界定仍不够具体和明确。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减肥保健品:疗效基本靠吹 [2013-06-18]
·食用假冬虫夏草等于慢性自杀 [2012-12-25]
·虚假保健忽悠人 药店厂家都担责 [2012-11-02]
·衢州部分药店保健品售卖旧习不改 [2012-10-30]
·业内人士自揭保健品暴利内幕:70元进800元卖 [2012-05-31]
·业内解密保健品百倍暴利 [2012-05-18]
·国家食药监局:没批过补脑等保健品 [2012-05-11]
·揭秘保健品利润链:198元补脑产品成本8元 [2012-05-07]
·药店保健品区“变脸” [2012-04-18]
·违法成本低 保健品爱玩“套牌” [2012-03-15]
·保健药片"定制"潮流背后的困惑:药片定位不清 [2011-11-11]
·西布曲明已禁用却"阴魂不散" 出现在减肥品中 [2011-10-31]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修订 可操作性更强 [2011-10-13]
·药监局欲整饬保健食品销售乱象 [2011-10-08]
·保健品“套牌”乱象:一个批准文号,N个产品用 [2011-08-10]
·保健品涨价再度成焦点 安利纽崔莱27款产品上涨 [2011-07-04]
·安利纽崔莱价格大涨 专家称保健品不吃也罢 [2011-06-22]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