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洋中药返销中国 中药质量评价体系需完善

【2013-08-19】【来源:光明网】【阅读量:80192】【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河北省中药材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世凯说:“现在对中药材的检测标准采用的是西方分析化学的标准。中药是临床疗效的结论,经方是现代中药的基础,讲究的是配伍和剂型相互对应,但现在的研究是拆方研究、将药材当作药品研究,中药标准套用西方的药材检测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低价收购药材高价返销洋中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随着疾病谱与医疗模式的改变、“回归自然”和“绿色”消费的兴起,传统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的地位日益得以提高。基于此,国外医药学者与制造商纷纷致力于从植物药中寻找新药线索,试图开辟药物研制的新途径,特别是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份资料显示,在全球中药市场,日本占到80%的份额,韩国10%,而中国仅占5%。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仅国际中药市场被占领,而且洋中药还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神威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振江说,“据不完全统计,进口中药在国内市场已经占到1/3。”其实,绝大多数洋中药都是从我国廉价购入中药材,国外经过深加工后,做成成药又高价返销到国内。以银杏叶来说,德国每年从我国大量廉价进口,生产出的产品又以高出原值10倍以上的价格返销回我国。专家表示,洋中药科技含量高、用料考究、定位简单明确等优势是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李振江说:“洋中药最大的倚仗还是质量优势,即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植物药制剂,一般以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标示剂量,这也体现出我国质量标准与之相比较欠规范化、标准化和重现性差的缺点。”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专家认为,洋中药占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份额已达1/3,其背后必将加剧中药资源危机和中药资源研发利用的国际竞争。李振江表示,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欧的一些企业从我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运回国内精炼提取制剂后以高价返销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不仅对我国中药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造成威胁。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中药材专业市场整治需建长效机制 [2013-10-12]
·推进药材资源的战略合作与资源共享 [2013-08-09]
·中药审批标准须避免照搬西药模式 [2013-07-03]
·中药变局,呼唤政策支持 [2013-06-27]
·我国中药材贸易可望进入“电商时代” [2013-05-24]
·流通追溯体系保中药材质量安全 [2013-05-22]
·医药业价格以降为主 中药保护品种特价独行 [2013-04-19]
·肖伟:要让国外知道中药是药 [2013-03-14]
·赵步长:中药成品价格不涨抑制中药发展 [2013-03-04]
·调价前夜重估中药价值 [2013-01-18]
·中药材:政策布局 药店迎变 [2012-12-28]
·中药材:政策布局 药店迎变 [2012-12-10]
·终端迎多重利好 [2012-12-10]
·大治来临 [2012-12-10]
·制定中药标准需考虑“道地”因素 [2012-11-28]
·中药材高价位亟待政策规范 [2012-10-31]
·发改委官员称中药价调整有别于化学药 [2012-05-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