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剑云:我个人认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目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还存在争议,这次广东增补的15个中药注射剂在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的销售比例非常大,而基层医疗机构也存在临床需求。因此,放开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用药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胡兵:中药注射剂和复方抗菌素的的确确是卫生主管部门一直以来严控的品类,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和复方抗生素都存在安全性问题。另外,基药目录仅仅是作为业务管理职能的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制定的临床用药目录,发改委、人社部还会根据市场实际和国家经济能力等情况,从价格、支付层面进行宏观管理、微观控制。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增补中除了有中药注射剂,还有一些独家品种。您认为大扩独家品种是否合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官艳:包括价格高的复合抗菌素在内的独家品种,在以往的招标过程中,有价格优势,但这在基层是非常不适合的。本来基药是用于基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样一来还是没解决根本性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李猛:虽然说广东省近期的增补品种按照其招标模式,会限制药品的价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因增补数目过大而在财政上对医保支付能力提出挑战的问题。从单一企业的角度来说,独家品种增多,对增补品种的企业肯定是利好的消息;但从行业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基药覆盖水平相对较低,如果独家、高价品种过多,会给基药目录制度推行带来冲击。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广东或开了不好的头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新版基药目录中数量增补大,而广东省表示将采取新旧增补版本“一并执行”的做法,在执行上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喻剑云:“一并执行”增加了基层用药的品种数量,解决了目前基层无药可用的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基药行业市场的竞争。因为现在基药市场蛋糕只有这么大,突然之间成倍地扩大地方基药目录,市场竞争性随之加大。根据广东省基层用药的比例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要保证90%以上的用药比例,二级医疗机构要做到60%以上,三级医院用药比例要达到40%以上,这无形之中加剧了广东省社保基金的压力。另外,还会涉及到医疗支付方面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上官艳: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此目录对非基药也是一大冲击,根据国家对二三级医院的基药使用率,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留给非基药的位置会越来越少。只有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品种才会有成活的余地,其他生产厂家较多的品种将会面临严峻的价格挑战,但是低价中标的规则又会造成质量上的担忧。期间不排除有竞争厂家恶意压价,恶意投标等现象,所以在新型招标规则迫使企业压缩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成品收率和质量标准等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促使企业增加在新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力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本报:对此,在您看来,广东此举会给其他地区怎样的借鉴?综合青海增补以及江西陕西吉林“不再增补”的表态来看,您认为未来全国的地方性增补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喻剑云:虽然在青海和广东发布基药增补目录之前,江西陕西吉林都做出了不再增补的表态,但青海和广东发布的基药增补目录就为其他省份开了一个先河。中国药店:www.ydzz.com
首先,其他省份的增补目录一定会参照青海和广东的版本,把基药目录放大,这也是一种利益的分配;其次,当地企业产品,特别是有独家医保和非医保目录中的独家品种,会进入其他各个省的基药目录中,这也是一个风向标。因为如果当地企业以生产中药独家品种和非医保品种居多,这些企业就会被纳入到地方的基药目录中,如广东省凸显了“地方特色”,青海加大了藏药的比重。中国药店:www.ydzz.com
李猛:我赞同喻总的观点。站在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除了其招标方式值得借鉴外,广东解决医生拿回扣的方式也是值得其他省借鉴推广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在增补目录上,广东省这个头开得不好,其他省应该要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谨慎对待。如果盲目增补,可能会影响基药制度的推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胡兵:我个人认为,一方面,从地方增补来看,未来各省的基药目录发布一定会是各省的省级人民政府在充分考虑并科学论证了地区性经济、疾病谱、流行病学和临床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基药是中国医改大势,企业应当顺势而为,但同时企业也应注意,目录只是入场券,进入目录仅仅是拿到了比赛资格而已,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药品营销之道。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广东基药增补的“独家”战斗
【2013-07-26】【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267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地方特色明显 地方增补或分散基药市场 [2013-12-24] |
· | 基药增补序幕开 地方量难降 [2013-08-13] |
· | 地方基药招标以特色求过渡 [2013-08-09] |
· | 地方增补下药企的“基药时刻” [2013-07-26] |
· | 广东零售终端或成中小制药企业出路 [2013-07-25] |
· | 中药注射剂入基药受质疑 专家称已充分论证 [2013-07-19] |
· | 基药增补目录扩容超预期 或助长以药补医 [2013-07-11] |
· | 中药注射剂入选粤新基药增补目录被质疑 [2013-07-11] |
· | 广东基药“增补宴”开席 中药独家受青睐 [2013-07-08] |
· | 基药增补宽松超预期 中成药独家品种最受青睐 [2013-07-08] |
· | 新目录预防类药受偏爱 中药企业笑开花 [2013-07-05] |
· | 安徽将研究扩大基本药物目录范围 [2013-02-28] |
· | 广东基药招标,“猫腻”几许? [2012-08-08] |
· | 深圳医改:减药费加诊金 患者真的减负了? [2012-08-07] |
· | 粤公布基药非零差率销售最高限价:5%-30% [2012-08-02] |
· | 广东基本药物实践:配套机制待改善 [2012-06-29] |
· | 基药进粤:要么降价要么出局 [2012-06-28] |
· | 广东基药招标:弃唯低价论因质提价 [2012-05-23] |
· | 安徽卫生厅:基药招标双信封制并非唯低价中标 [2012-04-24]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