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良反应事件近年频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注射剂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缘于其频频爆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中药注射剂成为严重不良反应“重灾区”。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共收到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5500余例次,占比为5.3%。监测网收到的所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均为中药注射剂,排名前5位的品种依次为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国家药监局2012年共发布了10次信息通报,其中5次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可以见到中药注射剂的身影,它们分别是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记者了解,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关注始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当时其曾致北京、武汉两地6人死亡。此后,中药注射剂的问题不断被曝光:从曾经的刺五加、茵栀黄、清开灵、双黄连,到近期的喜炎平、脉络宁中药注射液,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一次次挑战着公众的神经。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等多种中药注射液,因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9年,国家药监局启动了全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专项行动,首批确定再评价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双黄连注射剂和参麦注射剂在内的18种,撤销了人参茎叶总皂苷注射液和炎毒清注射液2个品种的药品标准,迈出了中药注射剂淘汰工作的第一步。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涉及近百家中药注射剂企业的30多个品种退出了市场,产量相对集中的大品种有16个,共发布了13个新的中药注射剂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注射剂为何屡惹事端?对此,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中药新药实验室主任罗佳波表示,“古代中医针对个体辨证用药,每个人用多少量有拿捏,但变成了中成药后很多情况下成了患者自行用药,剂型一旦从口服变成静脉注射,危险性相应加大,因此我们不主张临床滥用注射液,除非是危重症,否则能口服就别注射。”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在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药理学研究员孙蓉看来,中药注射剂提取和制剂工艺相对简单,厂家制造技术参差不齐,但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杂质较多,大部分中药注射液所含原料药通常有3-7种,高者甚至可达12种,质控很难,导致它本身就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良反应事件频发 中药注射剂该不该废除?
【2013-07-16】【来源:中国新闻网】【阅读量:84899】【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常用药居不良反应前列 多家上市公司涉及 [2013-03-15] |
· | 专家称药监局不良反应通告与临床用药须知矛盾 [2012-09-21] |
· | 食药监局:关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过敏反应 [2012-09-20] |
· | 多上市药企应对“不良反应”风波 国药股份澄清 [2012-09-12] |
· | 药品不良反应增多 应抵制不合理合并用药 [2012-06-05] |
· | 抗生素不良反应居各类药物榜首 [2012-06-01] |
· | 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 药企监测能力不足 [2012-05-31] |
· | 药品不良反应中外有别 诺华素比伏再惹争议 [2012-04-1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