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招标过渡期品牌药迎“高考”

【2013-06-20】【作者: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84007】【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提升品质韧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尽管市场暗潮涌动,但记者也观察到另一番景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围绕价格,在某省的非基药招标中,同是GMP质量层次的药品再次中标,价格却翻了数倍。如北京华素制药生产的同含量药品以“首仿”名义参加非基药招标,中标价为52.49元,是基药中标价的6倍多。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可见,国内医药市场的品质竞争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如何苦练内功,甚是考验药企耐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谈及此,石药集团深以为然。他们从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获得“恩必普”后,前后投入约3.5亿元,但上市前几年接连亏损。“我们没有懈气,继续对其进行投入,十多年的坚持,才培育出中国首个销售过10亿的原创化学专利药。”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种耐力的比拼,最根本的途径是创新,而关键点在服务,工艺是核心手段,装备是研发、验证、制造的基础,否则无法振兴民族工业,无法让老百姓以“国内价格”用上“国际品质”的好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采访中,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品质优势的重要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行业专家宋民宪教授告诉记者,他在与药企交流中发现,新进的基药企业纷纷补做基础及临床研究,尤其是中药类企业,如何主导国际标准,激发了部分企业研发投入的加码。“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愿意在质量层面一争高下,正如目前国家力推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用意一样,只有中国制药的内在品质整体提高了,药品的招标和临床使用才会真正落到品质和服务上来。”宋民宪认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提高整体水平,在当前环境下,前提是医院、医保、医药的改革要同步。中国药店:www.ydzz.com

  齐鲁制药总经理李燕认为,“国家应从鼓励优秀企业的角度理顺和完善相关政策,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公平的环境比信心更重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有业内观点认为,目前招标的困惑很大程度上在于如何建立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药店:www.ydzz.com

  萧伟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鼓励创新企业获批上市经过再评价研究后,能较快纳入基药目录、医保目录,并能及时中标进入临床使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药品招标:降价仍是主旋律 [2013-11-19]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身陷三无困境 [2013-08-07]
·药品招标演变新腐败 集中招标制何去何从 [2013-08-07]
·湖北卫生厅长自夸药品招标最好 [2013-08-02]
·给药品质量买保险 [2013-07-23]
·招标定价“内外有别” 让国产药企很受伤 [2013-07-11]
·药品集采制度对降药价有心无力 [2013-06-27]
·上半年药品招标回顾与下半年趋势分析 [2013-06-17]
·刘革新:医药行业招投标政策违背药品属性 [2013-06-09]
·广东新规的硬伤 [2013-06-05]
·药品招标规则成了游戏 随意变换满足企业 [2013-05-29]
·粤药品招标新规被指“过度保护外资药” [2013-05-22]
·药品招标新政的隐疾 [2013-03-27]
·提高质量在药品招标采购中的权重 [2013-03-18]
·医药界联名呼吁取消药品集中招标 [2013-03-05]
·业内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只招不采违法 [2013-03-05]
·“广东模式”破局? [2013-02-28]
·国家或将对药品招标规范进行重大改良 [2013-02-19]
·寄望广东统一招标平台走出新路 [2013-02-0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