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流通企业的信息化大考

【2013-06-17】【作者:高红】【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86537】【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在这样的处境下去进行新版GSP认证,企业们面临的较大挑战将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赵镇认为,尽管早前政府曾明确表示新版GSP改造预计整体需要投入70个亿,平均算下来,每家企业的改造成本约在30-50万之间,但相对那些小型的医药流通企业和药店而言,这个投入并不算少。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联系国外医药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资金压力还不仅止于此。与前期的建设资金投入相比,信息化建设在后期需要投入的扩展、维护费用还将更多。对于那些习惯于用人力来实现信息化预期所要承担起来的功能的企业而言,这无疑将使得他们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在某业内人士看来,影响企业积极性的最大因素在于企业和员工的理念。一方面,由于多数企业的管理层都已经在医药行业从事了几十年,不少人的思想尤其是管理理念已经僵化了,他们往往会给信息化建设投上一枚反对票;另一方面,那些同样在车间待了几十年的员工也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操作模式,认为没必要做出改变。用主张信息化者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痛处,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一些教训才能做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镇的看法与上述业内人士一致。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了除资金以外,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更多客观因素:比如由于企业缺少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而且不管是卫人部委还是公信部门都没有设置专人提供指导,使得企业必须要聘请专业机构来进行培训。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培训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虽然我国引进了一些较好的软件,但由于国内外医药行业发展程度的差异,他们在国内的推广情况都不太理想;同时,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不少企业人士也担心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将作出微调甚至是大调,以致于不敢放开手脚推进。一言以蔽之,国内流通领域信息化建设尚缺乏成熟的培育土壤。中国药店:www.ydzz.com

  多管齐下,循序渐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尽管如此,西安悦尔康药业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何小燕却从中看到了企业可能抓住的机遇。“确实,新版GSP认证意味着财力的大量投入,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能够引进各种综合型的人才,这或许就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机遇所在。”何小燕认为,推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和准确率,降低储运人工成本、汽油费成本等;而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能力,最终促使企业的管理提升一个台阶。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