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药产品常常遇到国外市场的限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同时,企业规模小,没有一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和科技能力落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直到现在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一个适合中药发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有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仍未清楚,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价,设计标准时对技术壁垒考虑少,监督不够透明有效。中国药店:www.ydzz.com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国要加大对中药研发的投入力度,对中药产业实施重点保护,在政策上要对中药产业有所倾斜,不断加强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挖掘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另外,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中药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很重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其次,中药要尽快完善其标准化进程,只有把中药品种标准化才能够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可监督性,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研制生产具有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存方便的现代中药,从而达到国际主流市场的标准要求。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全球性的中药文化,大力推动中药行业形象建设,鼓励中药企业同国外加强交流,支持出版和向全球推行各种中药方面的书籍、期刊以及论文等,鼓励和倡导东西医学的交流与学习,推动全球范围中医医疗服务和网络建设等都不可或缺。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近年来,医药领域的兼并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中药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整合期,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些措施都提高和改善了中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医改和中药产业的双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医改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双重影响下,未来我国传统的中药将向现代化中药产业转变,医改也将直接拉动中医药的需求,中医药地位也将得到大幅提高,我国将逐步产生有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中药企业,从而使我国医药卫生产业走上中西药并重的道路。(郭凡礼:国内医药行业研究领域知名人士,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面临多重发展瓶颈 未建质量标准体系
【2013-04-25】【来源:新浪财经】【阅读量:89772】【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中药大品种的培育之艰 [2014-04-08] |
· | 中药受阻“标准化” 日韩垄断海外市场 [2013-12-30] |
· | 中药为何难拓海外市场 [2013-12-06] |
· | 降价预期逼近 中药大品种培育如何突破困局 [2013-12-06] |
· | 中药国际化正在艰难破局 国际标准缺中药版 [2013-11-20] |
· | 中药走出去亟须掌握标准评定话语权 [2013-10-18] |
· | 国外禁售+外资围剿 中药面临双重危机 [2013-09-22] |
· | 中药配方颗粒审批紧 欲出国标提高准入门槛 [2013-07-17] |
· | 中药民族药产业面临三大困局 [2013-06-28] |
· | 中药走出国际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2013-04-11] |
· | 价格低廉让中医“大伤元气” 专家吁调整价格 [2013-01-04] |
· | 中药将亡于“药” [2012-12-19] |
· | 阿胶行业迎新机遇 中药走出去成战略目标 [2012-12-17] |
· | 中药国际化新思路 [2012-11-30] |
· | 重大新药创制将循“三重”原则 着重培育中药 [2012-11-30] |
· | 国际开始评估中药商用价值 [2012-11-27] |
· | 多重优势构中成药堡垒 独家品种优势大 [2012-11-22] |
· | 国家中药现代化战略指日可待 [2012-09-17] |
· | 中药国际化步伐缓慢 提升质量标准成重点 [2012-09-14]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