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中成药调价阴霾

【2013-01-29】【作者:杨阳】【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98014】【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降价与否在于成本?中国药店:www.ydzz.com

  按照化学药品调价的思路,药品价格走的是降价趋势。但对于中成药未来价格调整的具体走向,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却表示,中成药价格调整会考虑到中成药的特点,预计将“有升有降”,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快的中成药,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成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不少中成药生产企业不堪重负。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我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超过8成出现涨价,平均涨幅达109%,近三成涨幅过半;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有6%的品种涨幅超过181%,2%的品种涨幅甚至超过300%。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实际情况看,中成药降价并不容易,对药企来说很为难,这主要是由近年来药材成本上涨幅度过大导致的。一些药企的微利产品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已出现了一段时间,部分药企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已经快到天花板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那么,中成药成本该如何计算?事实上,早在此次调价消息传出之前,自2012年9月开始,物价局就对一些中成药品种启动了针对成本、利润等情况的调研。2012年11月初,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报送部分中成药成本价格等信息的通知》,收集中成药价格信息,为中成药价格评审工作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鹿车夫”看来,这样的调查至少可以说明政策制定者知道原料在上涨,不能一味地降价。“但到目前为止,仍不知道他们收集资料的情况如何,如果和以前一样没有深入实际,将不会有很大的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了生产成本的压力之外,宋辞认为相关部门在对中成药价格进行调整时,还应考虑中成药生产工艺的复杂度及适用人群的广度。同时,他指出,如果国家发改委遵循“有降有升”的调价思路,中成药抗生素、感冒类产品则将面临降价压力,而有升值空间的药品主要会是再生能力缓慢的、稀缺型中成药材产品,比如三七类药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