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同仁堂再提分拆上市遭质疑 有圈钱嫌疑

【2012-11-12】【作者:张杰】【来源:华夏时报】【阅读量:108066】【 】【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
  “不够做大的资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分拆虽然能给同仁堂国药布局未来国际化市场运作带来“利好”因素,但多位业内人士却对分拆后的同仁堂科技预期值“看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2011年同仁堂科技的年报显示,公司销售收入193641.8万元,增长率为22.64%,其中,出口销售收入591.4万元,同比增长20%。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对记者分析称,分拆同仁堂国药上市和最早同仁堂分拆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性质不同。分拆上市一直是尝到甜头的同仁堂惯用的策略,这种策略导致同仁堂更专注于资本层面的运作而忽略业务层面的管理,如果业务层面不能为同仁堂提供更多的支撑,这种分拆上市的确有圈钱的嫌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史立臣认为,从同仁堂国药在同仁堂科技的地位来看,分拆上市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同仁堂科技的预期值。同仁堂国药是同仁堂科技相对较好的业务板块,分拆后,同仁堂科技将失去一块有较好业绩的业务板块,这将影响到同仁堂科技的预期值。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此之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证券人士对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近两年,同仁堂科技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很不给力,股价跌宕明显。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查阅H股价格走势发现,在去年4月31日,开盘时股价26.5港元,当日蹿至28.4港元高位,意外的是下午收盘价格竟是9.2港元,每股跌幅高达17港元,跌幅率高达64.89%。同年5月31日,股价最低跌幅至7.20港元,至今,股价仍在15港元左右的低位运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该证券人士对记者说,种种迹象表明,同仁堂国药目前自身的资产能量还是不够做大的资格,各种“自身”问题在拖后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于剥离后的同仁堂国药前景,史立臣对记者分析说,虽然同仁堂国药近几年有较好的增长,但这种增长规模和未来预期存在不可预知性,自身的资产价值尚且较低,独立专注于海外业务,缺乏同仁堂科技的支撑是否能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做强的水平,现在看来难以预测。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京药监宣布同仁堂“朱砂药”无汞中毒报告 [2013-05-31]
·不能把“有毒性”中药当“毒药” [2013-05-29]
·同仁堂称涉汞药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 [2013-05-28]
·老牌中药缘何频遭质疑 质量标准亟待建立 [2013-05-28]
·同仁堂陷质量门真相 中医遭遇国际阴谋 [2013-05-24]
·中药安全监管应与时俱进 [2013-05-23]
·同仁堂回应“朱砂门”称遵照医嘱安全有效 [2013-05-23]
·中成药重金属超标存隐忧 [2013-05-22]
·同仁堂被爆内地畅销药含汞量远超香港标准 [2013-05-16]
·同仁堂汞超标悬疑:“绝非自产”保健药何来 [2013-05-13]
·同仁堂被爆地黄抽检不合格 公司拒置评 [2013-04-03]
·同仁堂供货商因错判申请7千万国家赔偿 [2013-02-17]
·同仁堂药品广告含虚假内容 被指欺骗消费者 [2013-01-25]
·北京同仁堂再打官司 异地护商标 [2012-11-26]
·台湾中华同仁堂暗战北京同仁堂 [2012-11-26]
·北京同仁堂沈阳大药房伪造处方卖处方药 [2012-09-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