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变身“药妆店”的风险

【2012-08-27】【作者:黄丽】【来源:医药观察家】【阅读量:108132】【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模糊的定位中国药店:www.ydzz.com

  众所周知,药店的消费主体是年龄在40-60岁的中老年消费者,而药妆店的主流消费人群年龄在20-30岁间,覆盖人群年龄为15-35岁。由此,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药店在变身药妆店的过程中,其消费群体必然发生改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就目前来看,很多传统药店在转型的过程中仅是在药店中摆放药妆,以期望用药品的客流量来带动药妆的客流量,并使消费者在选购药品的同时得到专业的美丽服务,但事实却是目标消费者根本不买账。此外,在我国,消费者到药店购买药品一直是一种刚性需求,即只要遇到疾病才会想起到药店去买药,而想要由消费者购买刚性需求产品过渡到购买刚性需求产品和健康美丽产品,目前还是“童话”。中国药店:www.ydzz.com

  对此,业内专家李秉彧认为,药店要想使“童话”变成现实,实现途径有二:一是上下游一起做大市场,共同投入资源教育消费者,并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改变消费者购买习惯;二是另起炉灶,花费巨额资金另建品牌零售店,通过重新的CI、VI设计定位自己的市场位置,而不是利用原有的品牌效应来简单吸引新的消费群体。中国药店:www.ydzz.com

  错位的经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上述问题之外,运营管理上的作为也是药店转型药妆店之后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为转型缺少足够的积淀,目前很多企业仅是将经营药品的思维用在经营药妆店上,并使用熟练于药品经营的团队。但事实上,这部分人很容易在一开始就犯下错误,比如在商品采购环节,多数采购人员都会将采购关注焦点集中在毛利率上,毛利率高的药妆品优先采购,毛利率低的药妆品不采购或者勉强采购。但事实上,这种采购思维并不适用于药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虽然药品与药妆仅一字之差,但从实质上来说,它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因此,更专业的人员也是药妆店必须具备的。同时,这种多元化的经营也在考验着企业的管理能力,需要管理者将不同业态形式相融合从而发挥出其内在的潜力。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