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赴京忙“公关”抽检标准“被放宽”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些涉事的螺旋藻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国家食药监局两次抽检结果大相径庭、一些企业从“不合格”摇身变“合格”的背后,是企业“公关”的结果。据了解,在国家食药监局最新的抽检结果中,螺旋藻保健食品铅含量执行2.0m g/kg的标准。而就在一个月前,国家食药监局审评专家告诉记者应执行0.5m g/kg的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记者了解,问题螺旋藻企业被曝光后,涉事企业之一的“绿A”市场总监王洁涛及技术主管于3月29日赴京“公关”。王洁涛向记者承认,已与国家食药监局“沟通”,并对记者说:“如果官方最新的结论出来,希望媒体能给我们做些帮助。”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记者问及官方最新结果何时公布时,王洁涛表示“相信会加速出炉”,随后他又致电记者称“很快会有正本清源的东西出来,应该可以搞定,没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果然,次日凌晨,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最新抽检结果”,包括“绿A”在内的大部分螺旋藻产品铅含量均变身为“合格”。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国家食药监局最新的抽检结果中,螺旋藻保健食品铅含量执行2.0m g/kg的标准。而就在一个月前,国家食药监局审评专家告诉记者应执行0.5m g/kg的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针对“检测标准”的关键问题,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张晋京这样解释:国家食药监局对藻类中铅含量的监管标准随剂型的变化而变化,“普通剂型”的铅含量标准为“≤0.5m g/kg”,而“片剂”等剂型因原料浓缩后易致铅含量升高,故放宽为“≤2.0m g/kg”。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保健食品国家标准(G B16740)》明确规定:对于重金属铅含量的监管标准,除“固体饮料”(如麦乳精等)和“胶囊”两种剂型适当放宽至“2.0”外,其余剂型一律以“0.5”作为判定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此外,国家认监委《保健食品G M P(良好生产规范)实施指南》明确了“片剂”“胶囊”“固体饮料”分属不同剂型,并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洁净区域。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专门负责保健食品审批的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相关人士和审评组专家也多次告诉记者,对于螺旋藻片剂中重金属铅含量的监管标准,应严格执行《保健食品国家标准(G B16740)》。“片剂”既非“固体饮料”,亦非“胶囊”,应以“0.5”作为监管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当记者质疑“一个监管部门为何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前后矛盾的监管标准”时,张晋京改口称,对于“片剂”,目前尚无明确的铅含量检测标准,“这属于学术探讨范畴”。中国药店:www.ydzz.com
事实上,记者实地走访的多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代表都明确表示,螺旋藻片剂的铅含量国标为“0.5”。记者在广东中山、珠海等当地监管部门对某保健食品企业出具的检验报告上发现,该企业两个批次的螺旋藻片剂,因铅含量检测结果为“0.79”和“0.87”(大于“0.5”但小于“2.0”),被当地监管部门判定铅超标,并予以封存、销毁或退货。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受控”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令人怀疑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了解,保健食品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检测项目、检验标准和技术方法等全部由国家食药监局“说了算”。本应作为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其独立性和客观性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25号通知中,国家食药监局在已经检出相关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下,要求下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再次送检。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这份通知的附件中标明,负责第二次抽检的机构是北京药品检验所、上海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药品检验所等8家。记者辗转了解到,这8家检测机构均为国家食药监局业务指导下的各省市药监局直属事业单位。以“广东药品检验所”为例,它隶属于广东省食药监局,在业务方面,受国家食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指导。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监局被曝遭企业公关后将不合格产品改为合格
【2012-04-09】【作者:任卫东 周宁 毛伟豪 李德欣 王思海】【来源:经济参考报】【阅读量:11096】【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多家药店不见螺旋藻片 [2012-04-20] |
· | 药监局否认被螺旋藻企业公关 称检测结果无误 [2012-04-11] |
· | 药监回应螺旋藻检测结果不一:严格依法定程序 [2012-04-11] |
· | 药监局“螺旋藻风波”解释难以自圆其说 [2012-04-11] |
· | 螺旋藻检测结果“变脸” 民众吁药监局积极回应 [2012-04-10] |
· | 肖擎:药监部门被企业轻易“公关”要考虑后果 [2012-04-10] |
· | 螺旋藻产品两次抽检大相径庭 企业曾进京公关 [2012-04-09] |
· | 新京报:药监部门螺旋藻铅检测标准不一遭质疑 [2012-04-09] |
· | 汤臣倍健铅超标峰回路转 [2012-04-01] |
· | 螺旋藻铅超标事件逆转 现国标为国际最低 [2012-04-01] |
· | 螺旋藻检测结果48小时大逆转 [2012-04-01] |
· | 解读螺旋藻片“铅超标”疑云 [2012-03-31] |
· | 螺旋藻铅超标事件逆转 药监局称5大品牌均达标 [2012-03-31] |
· | 汤臣倍健发布澄清公告 公司螺旋藻产品合格 [2012-03-31] |
· | 螺旋藻产品被指铅超标 汤臣倍健坚称合格 [2012-03-30] |
· | 药监局:汤臣倍健等3品牌螺旋藻铅含量未超标 [2012-03-30] |
· | 长沙:螺旋藻产品仍摆在药店显眼处 [2012-03-3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