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的尴尬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药品的规格、包装问题确实是一件令临床医生和医院药剂科人员十分头痛的事情。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北京宣武医院药剂科主任王育琴介绍,宣武医院的一个住院病房,常用口服药品有320种,其中有200种天天要拆包装,要把药品一片片抠出来,这项工作需要投入2个护士,每天至少花费3个小时,拆出来的外包装堆成小山。为此,宣武医院专门购买了“剥片”机。王育琴痛惜地说,这真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她还指出,门诊中1/3病人是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农村新农合免费发放4种慢病的治疗药品,这些药品目前使用的小包装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性和环境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过度包装的同时,基药招标中出现的过简包装造成药物破损问题也同样严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冯婉玉发现,近期到货的基药大输液破损率很高。“原来输液瓶之间是用厚纸板隔开的,现在厂家为了节省成本,改用一张纸分隔,在运输中完全起不到防撞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每种药品的规格都不是拍脑袋随便定的,而应该是通过临床研究,基于最大安全性、有效性来确定。但在我国,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前几年涌现过改剂型热潮,也出现不少“异型规格”。冯婉玉举了一个典型例子:奥美拉唑的正常规格是40mg,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市场上竟然有42.3mg的规格,“两种规格产品价格差别很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位神经科的临床专家对阿司匹林的规格也十分困惑。据她介绍,目前市场上至少有4种规格:25mg、40mg、50mg和100mg,但在临床上,脑血管病的预防基本都用100mg的,40mg、50mg的基本不用。由于规格多,每次病人来咨询时,医生都要反复询问病人所用的是那种规格,再计算每次吃几片,给本来就繁重的医护工作增加额外的负担。中国药店:www.ydzz.com
基药非“主流”剂型规格庞杂 包装或将标准化
【2012-01-04】【作者:王丹】【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2024】【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3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政协委员温建民:药品包装应因“病”而定 [2013-03-05] |
· | 药品成过度包装重灾区 无标可依 [2012-12-05] |
· | 污染严重配方效率低 小包装中药饮片该换包装 [2012-05-03] |
· | 旧药盒牵出1800名嫌犯 暴我国药品机制漏洞百出 [2012-01-06] |
· | 药品包装回收需立法规范 [2011-11-21] |
· | 包装协会呼吁:提高药品质量 包装必须与时俱进 [2011-04-15] |
· | 药品包装更改频繁 医院药房管理增加难度 [2011-04-01] |
· | 药品过度包装难界定 [2011-03-21] |
· | 委员提议规范药品包装形式和规格 精简过度包装 [2011-03-14] |
· | OTC药品包装我们如何去看 [2011-03-11] |
· | 每年众多孩子误食药物中毒 别让药瓶成“魔盒” [2011-03-10]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