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王文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1年,美国高血压患者数量为7640万人,中国患者数量却高达2亿人;美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为1830万人,中国逼近1亿人。2006年开始,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即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直至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才会出现拐点并逐步下降。然而,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年治疗费用不到200亿美元,而美国2010年的治疗费用数额已高达5032亿美元。中国医药市场蕴藏的空间让跨国药企充满想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情况来看,生物技术药物是首选。但由于研发能力较弱,中国药企始终难有突破,现有国产药物也均以仿制药为主。而跨国药企却可以依靠专利保护获利丰厚,相比国内药企,其研发热情也更加高昂。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疗器械业处境亦然。以CT设备为例,2010年GE、西门子、飞利浦、东软和东芝五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高达92%。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则只能拓展中低端市场。而且,目前GE也开始向中国基层医疗器械市场延伸。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此外,十几家跨国药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在中国崛起。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声称,计划占领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35%的市场份额,并在未来5年投资1亿美元扩建北京研发中心,使研发人员增加到200人。IMS首席顾问孟锦立认为,如果医保政策将来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报销放得更宽,预计市场增幅会超出想象。中国药店:www.ydzz.com
纵观国内药企的研发困境,由于医药研发不能在短期拉动GDP增长,部分地区重产业扩张而不重研发,创新型企业缺乏投融资支持。当前医药行业面临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也构成沉重压制。于明德指出,“唯低价是取”的基本药物招标模式已经使国内医药企业缺乏前进动力;而下一步《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的出台,也将对医药行业发展造成巨大打击。中国药店:www.ydzz.com
“13亿人吃药,却吃不出一个千亿元的企业”,王宏广不无遗憾地表示。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标准缺失 话语权弱中国药店:www.ydzz.com
面对国际竞争压力,中国制药企业在定制国际标准、取得欧美认证以及专利保护方面,话语权太弱。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1年,围绕青蒿素的发现归属权,国内医药界一度掀起波澜。作为中国药物创新的骄傲,青蒿素并没有为中国带来多大收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10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含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品出口额仅为464.61万美元。中国药店:www.ydzz.com
即便这个数字,多半也源于跨国药企的制剂产能转移。石药集团一高层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发现青蒿素的治疗作用后,我国并未深入分析并申请专利,目前青蒿素的专利权持有人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而重庆、成都一些地区正广种青蒿素,为外资药企提供原料。青蒿素没有推动中国医药经济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类似现象在中国医药产业中存在很多。原料药出口领域,中国获得美国FDA的认证远不如印度多;获欧、美、日西药制剂认证的企业仅30余家;中药制剂方面,部分产品的专利和商标被日本和韩国抢先注册;中药产品在欧盟市场上因标准不清被拒之门外。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并非欧盟国家可以远离中药产品。林瑞超介绍,欧盟天然药物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市场之一,销售市场年均增速达10%。其中,德国人均年草药消费额为14.4英镑,法国人均消费额为1.56英镑,英国整个市场每年可达2.25亿英镑。英国药企还设立专门的天然药物部门,开始复方制剂的研发。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而国内药企对中药制剂标准研究及专利认证不仅淡漠,且落后于日本和韩国。目前,日本有40%的医师开汉方药和天然药物;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建立中药厂80个,市场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两国均为中药产业制定了规章或GMP生产标准。仅日本政府批准使用的纳入“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中药就有140种,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丸等使用频率较高。中国药店:www.yd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