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养医与基药制度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经济报:有分析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已能解决“以药养医”难题,您是否认同?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耿鸿武: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很多人将“看病难、看病贵”等所有涉及医改的问题都归结为“以药养医”,这个结论本身就值得商榷。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也许可以解决明收入的部分,但“价格越高越好卖”现象的存在,使得暗中的养医现象仍十分普遍。尤其是在高端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用量比例仍然较低,其他药品无论是执行顺价加价15%的政策,还是执行差别加价政策,都不会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在逐渐降低药费占比的同时,医技的占比也在增加,如此解决“以药养医”难题,会滋生出新的“以技养医”等其他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谢子龙: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使基层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不能获得任何利润,药品不再是医生的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疗机构和医生仍然需要通过创收来维持生存与发展,则不可避免会使医疗机构和医生通过增加检查项目、使用不必要的治疗手段等过度医疗方式来获得收益,这就违背了解决“以药养医”问题的初衷。中国药店:www.ydzz.com
我个人认为,应该通过综合改革,使医疗服务回归本质,让医生可以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获得合理报酬,避免由于不合理用药或是其他过度医疗行为而造成浪费。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吴永佩:在新医改中,国家摒弃了原来的医药分业、医药分家,明确“医药分开”中国药店:www.ydzz.com
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取消15%的药品加成率;二是医务人员或医院的利益要与药品收入分开,不能从中获取。如果各地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医务人员的薪酬无需通过药品收入产生而由财政支付,那就可以解决“以药补医”的问题。中国药店:www.ydzz.com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通过三方面着手:一是增加药事服务费,即药剂科药师调剂处方的服务费,这一点卫生部和发改委在讨论中已经明确并达成共识;二是增加或提高医疗服务费用;三是政府增加投入。如果这三方面的补偿到位,就能弥补取消药品15%加成后对医药人员收入的影响。但是,由于财政部和发改委对前两点不太赞同,药事服务费等办法目前只在一小部分地方试点,无法推广。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房该不该外包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经济报:医疗机构药房经营权外包后,药房药师难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及提升技术水平的问题备受诟病,您怎么看?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谢子龙:医疗机构药房药师的主要职责是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向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这与社会药店药师的职责是相同的。医药分开后,药师的职责不会发生变化。届时,社会药店调配药品的数量将大大增加,有利于药师接触更多用药案例,可以促进药师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用药情况的反馈。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专业学习、促进药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药师掌握更多的前沿知识,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耿鸿武:药房药师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药事服务外包近年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一种趋势,并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医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讨。新的服务形式只会使药师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吴永佩:我反对药房外包、租赁、托管等模式,当年三九集团承包广西、山东等地的9家二级医院药剂科、南京医院药房托管等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这样的模式是仅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医药分离,把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企业去承担,这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对患者用药也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注定会失败。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医疗机构是公益性单位,政府理应增加投入,而我们医疗改革的出发点就是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药品的改革也应从患者安全、经济用药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只从经济角度去考虑,把医疗机构药房外包给社会企业的做法无异于政府甩包袱。这与成熟的社会药店承担药事服务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药店:www.ydzz.com
医药经济报:您认为医药分开应该怎样做才合适?中国药店:www.ydzz.com
谢子龙:医药分开是医改的目标之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医药分开可以从条件成熟的基层医疗机构逐步试点铺开,再逐步向更高层级的医疗机构推行。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医药分开之后,医疗机构与社会药店需要在紧密联系的前提下分工负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院应该加大临床药学工作的力度,为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社会药店的药师应该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在提供基本药品知识、用药指导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药店:www.ydzz.com
耿鸿武:医药分开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切断医与药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达到此目的的改革探索都是符合医药分开要求的。由现有的社会药店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从基层医疗机构开始进行医药分开的探索,新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不再设置药房,将药店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使社会药店与公立医疗机构一同享受国家的政策补贴,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良性竞争,促进医药卫生事业良性发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店承接药房 医药分开的开山命题
【2011-09-09】【作者:刘虹】【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11165】【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医药分开“迷雾”下的药店之痛 [2012-05-29] |
· | 同种药医院贵过药店 “医药分家”可从根本解决 [2012-03-29] |
· | 补偿未明 剥离药房基层遇阻 [2012-03-20] |
· | 零售预热 “医药分开”前夜 [2012-03-12] |
· | 聚焦医改真相:医药分开等关键点基本未动 [2012-03-12] |
· | 药房转嫁须谨慎 [2012-03-08] |
· | 公立医院药房去留受各界关注 [2012-03-07] |
· | "医药分业"将从社区医疗入手 零售获商机 [2012-03-01] |
· | 探析“医药分开”模式利与弊 改革需多方配合 [2012-02-24] |
· | 商务部探索剥离社区医院药房 [2012-02-23] |
· | 药房社会化动议 终端惦记千亿"蛋糕" [2012-02-20] |
· | 社区医院医药分开或利好医药商业连锁 [2012-02-14] |
· | “医药分开”心动还得行动 [2011-12-13]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