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限价出售,代理商的利润会被压缩,最后导致代理商不再向药店供应该药品。”这位经理告诉记者,他也发现过一些药品在降价后出现“停止供货”的现象,但随着该品种的消失,同样疗效的更换过新名或新规格的药品出现,例如药品由原先每盒12片换为了每盒15片,而价格还与原先一样甚至更高了。中国药店:www.ydzz.com
利润压缩 制药厂选择放弃中国药店:www.ydzz.com
河北省某药品经销商说,药品分为原研药和仿制药,在我国有99%的药品都属于仿制药,这是因为仿制药比原研药前期投入少。原研药一般需要投入几亿元的研发资金,还要进行多轮的临床试验,工艺要求高耗时久且资金回流慢。而仿制药只需要一套药品生产设备,与成千上万的药品相比,生产成本几乎为零,药品的成本主要放在了药品流通、药品推销等中间环节上。对于一些药厂来说,一旦某种药品被限制价格、被限制利润,他们自然要想办法调整这方面的经济损失,推出更新的药品上市,因此被限制价格的药品,被淘汰的可能最大。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先后联系了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某药厂负责人说,降价药品退市,药厂并不愿意看到:“自从国家统一实行药品降价以来,已经有很多‘老药’都退市了,不少药厂都挺不住,我们药厂在过去几年也有降价药品退市,这实在是无奈之举。退市意味着要开发其他药品,也意味着成本增加。”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个导致药厂淘汰限价药的原因,就是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比如某种药品,可能有五六个不同地域的厂家都在各自生产经营。大型药厂的生产成本高,刚入行的药厂想占领市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控制成本,这样一来他们在零售或上市的价格就很有优势,这直接导致该药品利润被压缩。特别是国家限定价格的药品,遭遇恶性竞争时,往往是药厂首选的牺牲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降价死” 销售员经销商制药厂各有说法
【2011-09-06】【作者:李佳萌】【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阅读量:10989】【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页
![]() |
相关阅读 |
· | 如何走出药品“降价死”的怪圈? [2014-03-06] |
· | 解决药品降价死 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 [2013-01-17] |
· | 后“限价令”时代该如何降药价? [2012-05-09] |
· | 药品“限价令”缘何成了“淘汰令” [2012-05-09] |
· | 发改委限价令遭规避 限价药“变脸”后高价销售 [2012-05-08] |
· | 潜规则合围低价药 如何预防药品“降价死”? [2011-08-08] |
· | 药价天天降 药品频变脸患者难买到 [2011-05-04] |
· | 药品“降价死”担忧再现 记者探访利益链上群体 [2011-04-26] |
· | 厂家药店联手封杀降价药 20%药销声匿迹 [2011-04-18] |
· | 《国际金融报》:药品“降价死”怎成不治之症 [2011-04-18] |
· | 药品“降价死”重现 价格调整亟需群众来监督 [2011-04-11] |
· | 防“降价死”的群力效应 [2011-03-24] |
· | 药品降价就死 以药养医是罪魁祸首 [2011-03-17] |
· | 15种降价药10家药店仅2家有 利润薄药店不热衷 [2011-03-17]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