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安徽模式”乃养痈成患

【2011-06-16】【来源:搜狐健康】【阅读量:15767】【 】【打印



本文共4页 当前为第2
  施在镇上居住,在中心工作了30年,中级职称。因为干得时间长,态度好,找他看病的病人算得上这个中心最多的。中国药店:www.ydzz.com

  “说实在话,现在的药有些不够用。以前药房有800多种药,现在只有300多种,实际上只有200多种,感觉看病不能得心应手。”因为工资收入已经与其药品收入无关,施说他这完全是根据自己30年的临床感觉有感而发。中国药店:www.ydzz.com

  除了不够临床常规使用外,巢湖市居巢区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何院长还向《医药经理人》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以前我们进的都是白云山的复方丹参片,但现在只能进蜀中的。也有患得反映药好像没有以前有效。说实话,有些药的价格太低了,还真不太敢用。如今蜀中的药出了质量问题,我们就无药可开了,只能让患者到镇上的药店里去买”。中国药店:www.ydzz.com

  据中国药促会统计,化学药行业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中,在安徽省中标的只有17个品规,仅占中标品规总数的1.97%;在全国100强制药企业中,只有249个品规中标,仅占中标品规总数的28.85%。据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赵博文介绍,安徽基药招标中,浙江省的胡庆余堂、海正药业、正大青春宝、浙江医药等主流企业的品牌药几乎全军覆没。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博文认为,导致品牌药流标的主要原因就是“最低价中标”“单一货源采购”和不分质量层次(含增补品种)的招标模式。协会在对SFDA 19万个药品注册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在307个基本药物的2578个品规中,除独家品规外,入围商务标两家企业以上的品规中,那些起点高、投入大、技术和设施先进、管理规范主流企业的质量好、品牌优、市场占有率高的药品,均难以在最低价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这直接导致我国医药行业多年创制的优质优价、单独定价、获得专利和国家科技奖的药品无奈地被淘汰出局。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以下简称“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认为,现在一些省市基药招标政策与科技鼓励政策产生了对冲效应。中国药店:www.ydzz.com

  赵博文遗憾地表示,最低价中标的模式不是扶优扶强,而是扶小扶劣,不是鼓励企业创优创新、转型升级,反而为生产“合格”的假劣药品提供了生存空间,更这与国家工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的要求相背离。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品价格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促进产业创优、创新、转型升级的支撑点。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药品质量良莠不齐,投入成本相差悬殊的大环境下,赵博文认为这难免会对我国制药的骨干、主流企业乃至对我国医药产业,都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中国药店:www.ydzz.com

  行业伤不起 专家看不清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低价中标的基药的在采购、配送和使用中已经出现了“工业不想供,商业很难做,终端不愿用”的局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根据药促会的调查披露,在安徽基药招标中有22种产品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还出现了“一瓶大输液不如一瓶矿泉水”的行业怪谈。中国药店:www.ydzz.com

  “现在的‘双信封’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单信封’。”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告诉《医药经理人》,从目前的情况看,“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变成了“质量合格,价格唯低”。中国药店:www.ydzz.com

  广药集团中一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海表示,降价本来只是一种手段,但是现在却成了有些地方政府采购的唯一目标。有些省份甚至互相攀比。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招标市场化仅是导向 [2013-03-21]
·回首三年新医改:安徽模式开拓了医改思路 [2012-08-10]
·三问安徽模式 [2012-04-27]
·安徽构建规范性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 [2012-04-27]
·安徽模式继续改良 基药招标拟统一价 [2012-04-26]
·谋划大医院药品招标改革:安徽模式酝酿新政 [2012-04-24]
·安徽卫生厅:基药招标双信封制并非唯低价中标 [2012-04-24]
·安徽模式自我调整:基药政策求变 [2012-02-22]
·“安徽模式”再引基层医改意见交锋 [2012-02-20]
·专家称安徽模式让药价降了患者负担轻了 [2011-12-31]
·安徽医改路径设置被指“小马拉大车” [2011-12-30]
·安徽模式零差价困局 难调动医生积极性 [2011-12-27]
·皖模式被指导致"药价虚低" 廉价药看得见吃不着 [2011-10-24]
·不单纯追求药价下降:安徽基层医改再上路 [2011-09-02]
·安徽“双信封”模式广泛复制 医药行业利润下滑 [2011-08-09]
·媒体称安徽“双信封”模式切断以药养医利益链 [2011-07-25]
·安徽模式低价中标致采购不足 或不可持续 [2011-06-23]
·基本药物“安徽模式”深度跟踪分析 [2011-06-20]
·安徽基本药物制度陷困局 “量价结合”落空 [2011-06-10]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