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九大中药品牌抽检产品超七成含农药残留

【2013-06-25】【作者:郄建荣】【来源:搜狐健康网】【阅读量:84412】【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2
  以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中常见的麻口病为例,曾有不少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其研发的产品,实用性很弱,农民最后只能使用高毒高残农药。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规范的农药施用同时亦归因于农技指导系统的失灵。在中国的广大乡村中,农技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只卖化肥不指导的经营企业。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典标准缺失使得农残检验无规可依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05版的中国药典,当时只列了七八种药材需要检测,很多只查灰分、浸出物,即使在2010新出版的中国药典中,对农药残留也并无太多国家标准。中国药店:www.ydzz.com

  由于药材原理的科学研究普遍性落后,对中药材有效含量的研究也迟迟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脚步。以党参中的炔苷和当归中的阿魏酸为例,在各种含量比例间何种有效,还很难解决。中国药店:www.ydzz.com

  例如,2013年4月,中国菊花被指出存在杀菌剂多菌灵超标的情况。媒体记者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菊花检测项目或缺乏标准,或分散在食品安全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代用茶标准等多项标准文件中,且规定不一。例如,在浙江桐乡、安徽滁州等菊花主产地,当地已把菊花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制定了国家推荐标准,如《地理标志产品 杭白菊》、《地理标志产品 滁菊》等。桐乡对砷、铅、铜、乐果、敌敌畏、二氧化硫这六项指标有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检测多菌灵。2011—2012年,安徽省质监部门对全省所有菊花产品(滁菊、黄山贡菊等)进行多项目检测,也没有规定检测多菌灵。滁州市质监局食品科科长张瑞昌告诉记者,多菌灵并不是干菊花的必检项目。中国药店:www.ydzz.com

  记者又在2012年11月发布、今年3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发现,包括多菌灵在内,没有一项是针对干菊花的农药残留项目,只在茶叶类中规定,多菌灵的残留限量为5毫克/千克。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中药材加工流程和市场流通环节缺少监管中国药店:www.ydzz.com

  加工流程和市场流通监管的双重失灵,则加剧了药材的安全危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以中药饮片为例,在药材市场上,许多加工饮片的人缺乏资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缺乏经验,一些饮片加工者,将药材或泡或浸,一方面使有效成分被稀释甚至被浸出;另一方面,一些流通中过剩后霉变的饮片,也可以通过一家一户的再加工重新流入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专业市场的监管失灵加剧了局势的恶化。"药材专业市场是造假专业户,"这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2003年柴胡价格暴涨时,许多药商就开始挑选形态相近的产品,以次充好。中国药店:www.ydzz.com

  在全国17个专业批发市场,掺假、再加工的情况十分严重。由于独活、欧当归的掺入,岷县当归经过千里跋涉,在安徽亳州切片损耗后,竟比原产地的价格还低。而甘草由于品种多元,也遭鱼目混珠,直接影响到品质。中国药店:www.ydzz.com

  有时原料是25元的当归,切成片后价格往往变成十七八元,而这样的掺假行为,老百姓几乎无法辨别。中国药店:www.ydzz.com

  另一种行为更为恶劣,在山东、河南的金银花中,硫酸镁等加重粉,就被广泛使用,可加重五六倍。而装小童草的大麻包,在加重后甚至能从10公斤变成40公斤。而在中成药进货环节,药企的采购员为吃回扣,对这样以次充好、掺进杂物的行为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药店:www.ydzz.com

相关阅读
·“限硫令”剑指中药材乱象 多头监管存漏洞 [2013-12-24]
·药企频遇药材枯竭 产业发展面临生死命门 [2013-10-28]
·潜规则通行 中药材全产业链须整肃 [2013-10-23]
·五大“病因”致中药市场乱象不断 [2013-08-14]
·药材暴涨暴跌不利于中药发展 [2013-08-14]
·中药材安全:游走在红线边缘 [2013-08-13]
·“道地药材”不再地道中药材遭遇污染困局 [2013-08-13]
·评论:给久病难愈的中药材市场开副药 [2013-08-06]
·“洋中药”逆袭应引起警惕 [2013-08-02]
·亳州中药材市场混乱 整治行动重中之重 [2013-07-24]
·中药材市场乱象重重 万元藏红花竟是纸做的 [2013-07-23]
·中药材安全性之囧 [2013-07-16]
·中国中药面临种质资源危机 [2013-07-16]
·洋中药占国内1/3市场 加剧中药种质资源危机 [2013-07-12]
·警惕中药材农药残留! [2013-07-02]
·中药材农残超标药企低调应对 国标成挡箭牌 [2013-07-01]
·别让问题中药材毁了传统中医药 [2013-06-27]
·网友酷评九家品牌药店中药材农残超标 [2013-06-27]
·从维C银翘片看中药今不如昔 [2013-06-21]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