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收藏本站|设为首页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观察

店面数差异巨大 内地药妆店亟待寻找突破口

【2014-01-23】【作者:卢亦杉】【来源:北京商报】【阅读量:64856】【 】【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
  屈臣氏、万宁、莎莎、Vivo采活为代表的连锁零售是源自香港的典型药妆店,但进军国内后由于政策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差异,它们都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不同商业模式获得再生,被业界统一冠名为“健与美零售连锁”,但香港与内地的相异基因令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中国药店:www.ydzz.com

  店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屈臣氏独占鳌头
中国药店:www.ydzz.com

  隶属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旗下的屈臣氏集团是惟一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同时拥有龙头地位的健与美零售品牌,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在香港街头屈臣氏的店面随处可见,而截至2013年11月底,屈臣氏中国已遍地开花,门店数量已超过1600家,且已渗透至三四线城市,覆盖面之高是健与美连锁企业之首。而屈臣氏中国曾宣布,到2016年底,内地店铺数量有望达到3000家。中国药店:www.ydzz.com

  但与此相对的是,万宁、莎莎、Vivo采活在内地虽依旧受人欢迎,却难以与屈臣氏媲美。以万宁为例,在香港万宁与屈臣氏同为业界大佬,在同一个商场二者比肩而邻或隔路对望的店铺格局也并不罕见,然而在内地万宁却遭遇水土不服,店面数量只有数百家。而新进入市场的华润旗下Vivo采活在全国也仅有50多家店面。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国内日化资深专家冯建军表示,这几家健与美连锁企业的发展状况相异与各自在内地的市场积淀不同有关。从时间上来看,屈臣氏入驻内地的时间最早,为1989年,而万宁、莎莎、Vivo采活等其他健与美连锁企业均在2004年之后才进入市场,在用户普及、培育上的时间比屈臣氏晚很多。而相对较多的店面为屈臣氏带来了更高的品牌知名度,使之在消费者心中成为可靠的零售品牌。北京商报记者为此联系屈臣氏、万宁与莎莎,但均未收到对方回应。中国药店:www.ydzz.com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投稿|广告合作|网站广告|有奖问答|调查报告|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2025, www.yd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药店 京ICP备2021018715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不得私自转载文章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