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巨头接连试水,连锁药店扎堆变妆,当治病救人的“药”邂逅扮靓美容的“妆”,开启了又一连锁业态的美丽“钱”景。中国药店:www.ydzz.com
2012年6月1日,联华超市(00980. HK)旗下药妆店品牌樱工房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开门迎客。由联华超市与日本GROWELL集团、上海每日通贩合资组建的樱工房连锁品牌定位于日式药妆店,汇聚7000余种商品,涵盖基础护理、化妆工具、健康食品、美容仪器等。按照规划,樱工房年内将在上海高档商务社区开设5-8家门店,并于2015年后逐步向泛长三角地区拓展。中国药店:www.ydzz.com
联华超市并非首家进军药妆店业态的零售企业。早在2010年底,华润创业(00291.HK)旗下健康及美容零售连锁品牌“VIVO采活”就在香港地区首次亮相;2011年8月,内地第一家门店在西安开张。随着2012年5月“VIVO采活”落户济南,不到9个月时间,这个华润家族中的小字辈已在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安庆和济南等城市拥有了11家门店,几乎赶上了香港地区的14家门店数量。不仅如此,华润创业还在2011年中以7296万元的价格向同属母公司华润集团的华润北药收购了连锁零售药房,并计划把这152 家以三九品牌经营的门店改造成“VIVO采活”或“华润堂”。中国药店:www.ydzz.com
综超巨头开辟新战场,一方面符合行业业态细分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二者的不谋而合,同样预示着药妆这一新兴业态的美丽“钱”景。当治病救人的“药”邂逅扮靓美容的“妆”,中外资品牌扎堆涌入,连锁药店接连变身,连药企也纷纷打起了主意。中国药店:www.ydzz.com
药店再“变妆”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综超相比,因为名称中同含一个“药”字,药店与药妆似乎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事实上,“药妆店”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本就是在医药分业制度背景下从传统药店转型而来。在日本,凡是有化妆品销售的药店都可称为药妆店,药妆已经发展成为零售业的四大支柱业态之一;而在英法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药妆店其实就是个人护理用品店,只不过在店内都有药品专柜。在药妆颇为兴盛的这些国家和地区,药店的化妆品销售比例占到了整个化妆品行业的30%。中国药店:www.ydzz.com
因此,药店变身药妆店,似乎是最顺理成章的事了。只不过,在中国市场上,不管是当年的海王星辰(NPD.NSDQ)药妆汇,还是杭州的武林药妆馆,都未曾尝得这个新兴业态的甜头,更别说是打开市场。中国药店:www.ydzz.com
然而,2011年5月,《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药妆、保健品、医疗器械销售和健康服务等多元化经营。药店“变妆”热潮二度来袭。先有老百姓大药房将其2000平方米的长沙东塘店变身为药妆店,后有海王星辰再度试水药妆概念,新店在深圳宝安开业。而整个2011年,第一医药(600833)更是开出了10家健康加芬药妆店,其中一半为对原有的药店进行模式嫁接。有数据显示,在深圳和广州,80%左右的药店都开始进行化妆品的销售。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与此同时,医药企业也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这场药妆淘金热中。同仁堂(600085)和片仔癀(600436)都在集团下设立子公司,生产经营包括化妆品在内的日化用品。前者连续推出了三个系列化妆品洗浴日化产品,并在旗下药店内开辟了化妆品专柜;而后者的“皇后牌”和“片仔癀”两个品牌的化妆品已经贡献了2011年集团收入的7.5%。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70家医药企业已经推出或正在开发相应的化妆品、日化用品。中国药店:www.ydzz.com
不管是连锁药店还是医药企业,也无论是首度尝鲜还是再度出击,“药”字帮集体“变妆”都不外乎改善盈利能力这一黄金准绳。从海王星辰2007年以来的盈利水平不难看出,尽管毛利率基本稳定在48%的水平,但净利润率的下滑趋势十分明显(图1)。面对日益摊薄的利润空间,近年来许多连锁药店都开始了便利店化扩张(详见本刊2011年2月《连锁药店便利店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成了必然的出路。化妆品作为“非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许多连锁药店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2009至2011年,海王星辰除药品、保健品和中草药以外的其他产品收入占比已经从15.7%提高至21.4%。中国药店:www.ydzz.com
连锁超市药店扎堆变身“药妆”:美丽“钱”景
【2012-08-10】【来源:新财富】【阅读量:107501】【大 中 小】【打印】
本文共2页 当前为第1页
![]() |
相关阅读 |
· | 药妆工商合作为何败走麦城 [2013-11-13] |
· | 药店药妆路何方? [2013-09-29] |
· | 药店卖药妆,重铸断裂之链 [2013-09-24] |
· | 药店“妆”意何时浓 [2013-09-24] |
· | 药妆品牌逃离药房:渠道混乱 瓶颈难破 [2013-09-13] |
· | 药妆供应问题或可靠OEM贴牌解决 [2012-12-26] |
· | 本土药妆走药店渠道 不但要专注更需要深耕 [2012-11-28] |
· | 产业标准缺失 本土药妆十年长不大 [2012-11-06] |
· | 云南白药、马应龙等涉足药妆 争抢日化蛋糕 [2012-09-11] |
· | 药妆遇冷,药店热情不减 [2012-04-26] |
· | 华润万家、联华也杀入 零售业药妆“混战” [2012-02-21] |
· | 日式药妆中国行 [2012-01-09] |
· | 零售药店发展药妆的运营风险 [2011-10-12] |
· | 像做药那样做药妆 [2011-07-28] |
· | 寻找药妆根据地 [2011-06-21] |
· | 药妆:雾里看花不妨碍殊途同归 [2011-02-23] |
· | 企业扩张之路难行 药店化妆品市场陷"困惑期" [2011-02-21] |
免责声明:中国药店网转载的新闻及评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